液晶陣營繼在42英寸市場占有率成功超越等離子一年后,又集體醞釀在更大尺寸上全面進攻。從最近一些主流家電廠商的計劃和推出的新品電視來看,液晶陣營內部原先在46英寸和47英寸相互爭斗的情況已經有所弱化,夏普、東芝等廠商也都開始發力46英寸市場。專家指出,液晶電視陣營弱化內部競爭,目的是想從等離子電視口中搶奪更多的大屏幕電視市場份額。從最近一些廠商的動作來看,46英寸市場很可能在今年年底成為液晶陣營又一主流尺寸。
液晶廠商扎堆46英寸
液晶陣營繼在42英寸市場成功超越等離子電視后,又將戰場瞄準了更大的46英寸市場。記者統計發現,46英寸電視最近在市場上表現得很活躍。
近日,夏普宣布其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全面投產,主要生產46英寸和52英寸面板。據記者了解,夏普第八代液晶屏是由夏普日本龜山面板工廠的第八代液晶面板線生產出來的液晶屏幕,其玻璃母板大小為2160mm×2460mm,這樣的規格足以支撐切割50英寸、52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液晶面板,但后來夏普考慮到大多數家庭客廳面積仍不寬敞,同時結合46英寸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的情況,最終決定將母版切割成8塊46英寸或6塊52英寸的液晶面板。
夏普根據市場實際調整了面板的尺寸,缺乏面板資源的東芝同樣也對46英寸流露出濃厚的興趣。
記者在2007SINOCES(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東芝展區看到,其最新全高清系列C3000C新品液晶電視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其中首次展出了46英寸電視。而據記者了解,為方便C3000C新系列推廣,目前47英寸液晶電視47WL68C已經停產。顯然,在這塊市場,東芝已經明顯表現出向46英寸偏移。
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營業本部商品企劃部產品經理施國強在現場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芝此次展出的1080P液晶電視全是37英寸以上的大屏電視,其中46英寸市場是我們認為比較重要的市場。”
與此同時,業內也傳出LG-Philips面板工廠有意制造46英寸液晶面板的消息。這樣再加上三星、索尼這兩家一直在做46英寸電視市場的廠商,46英寸陣營的廠家數量劇增。
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46英寸液晶電視零售量獲得了1543%的增長,零售量的占有率也從年初的3.05%增長到6月份的4.57%。
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46英寸液晶電視的零售量達到近10萬臺,顯然如果能按此速度發展下去,年底左右該尺寸市場有望成為又一主流市場。
“三星、索尼、夏普、東芝等日韓企業扎堆46英寸市場,說明這一尺寸市場在不長的時間里將成為又一主流市場。”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次長李明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同時告訴記者,46英寸電視占所有尺寸電視的比例在持續上升。伴隨夏普、東芝等企業加入這一尺寸,相信該尺寸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加大。
不過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指出,46英寸市場上半年表現較好得益于32英寸面板貨源緊張、37英寸液晶電視表現低迷、40英寸和42英寸液晶電視由于競爭激烈導致可操作空間進一步減小等因素。
記者發現日韓廠商推出的液晶電視大都涵蓋32英寸、40英寸及以上尺寸,而對37英寸并不看好,推出新品的數量也是寥寥無幾。而碰巧的是,今年上半年32英寸液晶面板出現難得一見的貨源緊張狀況,同時40英寸和42英寸也無更大的操作空間,這些都導致46英寸液晶電視熱銷。
彭煜表示,如果9月、10月32英寸液晶面板的貨源得以緩解的話,46英寸液晶電視到年底的增長最多也就1%到1.5%。不過他也承認,如果32英寸的貨源到10月份尚不能得到改變的話,彩電廠商特別是日韓廠商依舊會將46英寸作為重要的尺寸進行推廣,估計下半年將保持甚至超過今年上半年的增長態勢。
而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測,32英寸液晶面板貨源不足的緊張狀況很可能會延續到今年年底,而記者同時獲悉,40英寸和4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可操作空間也很難得以改善,這樣說來,利潤相對豐厚的46英寸很可能在年底的時候成為液晶陣營新的主戰場。
當32英寸這一絕對主流尺寸上游資源供應不足的時候,利潤豐厚、可操作空間相對較大的46英寸、47英寸以及更大尺寸市場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電廠商的必爭之地。
與此同時,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年初至今,46英寸液晶電視所占全部電視的零售份額從3.05%上升至4.57%,而47英寸液晶電視的份額則從3.23%下跌至2.47%,顯然46英寸液晶電視的市場表現優于47英寸液晶電視,所以在夏普放棄45英寸選擇46英寸后,原先力推47英寸液晶電視的東芝,也在其即將推出的產品中推出46英寸液晶電視。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液晶陣營內部有意在弱化46英寸和47英寸這兩個相近尺寸間的爭斗,一方面由于47英寸液晶面板供應不足,另一方面某些廠商可能出于對抗50英寸等離子電視目的所作的戰略調整。
據了解,雖然中怡康1月-6月的統計數據已經顯示46英寸液晶電視的零售量接近10萬臺,遠遠高出50英寸等離子電視2萬多臺的零售量,但液晶陣營擁有很多廠商,如果分攤到某個廠商身上,他們的零售量并不比松下、日立這些等離子廠商多,所以出于戰略考慮,某些廠商可能選擇發展處于上升態勢的46英寸市場。
不過彭煜對此一說并不認可,他認為目前眾廠商扎堆46英寸市場主要是上半年的特定環境決定的,一旦32英寸液晶面板供貨緊張狀況得以緩解,廠商會將重心重新放到這塊市場,而50英寸市場目前還沒有發展起來,尚未到大規模爭奪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