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07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量同比增幅將超過97%。在巨額的市場增長帶動下,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的格局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07年外資品牌電視企業紛紛利用手中的上游資源優勢和專注于平板電視一種產品的產業布局優勢向國內市場發起了價格攻勢。面對洋品牌的價格戰策略,國內平板電視市場開始進入洗牌期。有實力和充分技術儲備的企業紛紛推出高技術、高價值的新產品,以“價值戰”應對洋品牌的“價格戰”。
據國內著名調研機構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07年1-10月,國內大型城市市場液晶電視零售情況,零售額排位是海信(11.27%)、三星(10.62%)、索尼(10.00%)、TCL(9.90%)、創維(9.76%),而零售量的排位則是海信(12.95%)、創維(11.02%)、TCL(10.86%)、康佳(9.61%)、三星(7.94%)。數據表明,在洋品牌“價格戰”作用下,國內品牌市場占有情況雖有所下降,但是成功的“價值戰”策略使國內品牌依然保持平板市場主力的地位。
另據投影時代(www.coreana-cn.cn)研究表明,07年四季度國內平板電視企業憑借在秋季新品市場上成功上市大量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產品,已經開始擺脫洋品牌價格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品牌影響力和關注程度開始回暖并持續上升。研究數據表明,11月國內平板市場關注度排名前五名分別是三星、索尼、TCL、海信、夏普。其中國內品牌TCL的市場關注程度,在07下半年成持續上升趨勢。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TCL薄絕H78系列產品的成功發布和全高清產品戰略的成功運作。
事實上,在07年全年TCL彩電業務都是國內彩電企業的標桿型品牌。行業觀察者將TCL在國內和國際市場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歸結為TCL近年來一系列內部改革的最主要成績之一。
在國內品牌對抗洋品牌的價值戰,產品自身價值和產品的持續服務價值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包括TCL在內的國內品牌平板電視產品在價值戰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持續認可,恰恰就是國內品牌產品優秀的內在價值和持續服務價值的最好證明。
具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以TCL、海信、海爾為代表的國內品牌彩電企業紛紛把提升內功作為最主要的競爭手段,而不是簡單的價格戰。專家指出,進入06年下半年以后洋品牌紛紛發動了旨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價格戰。動不動幾千元甚至上萬的價格下調給市場格局造成一定沖擊。部分消費者出于價格方面的原因,而更多的是出于對外資品牌的信任選購了這些低價格產品,從而引發人們對平板時代國內品牌何去何從的擔憂。
但是進入07年,國內彩電品牌紛紛調整市場競爭策略后,這種擔憂的合理性已經在下降。人們紛紛看到國內彩電企業具有的真正的競爭力并不會由于平板時代的到來而消失。
TCL總裁李東生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制造就是全球制造;中國制造不僅僅已經帶給世界質量上乘、性能卓越的產品,更能夠在國際上樹立優秀的中國企業公民形象。”業內人士指出,即便是外資品牌的產品,大部分也是在國內組裝加工,經過中國工人的手成為最終產品。既然都是中國制造,那么二者的價值差異只能出在市場策略上。
在以往的產業細分中,洋品牌往往占據高端產品市場。這給了消費洋品牌就代表高質量、高性能的假象。而事實上,當國內品牌也推出高端產品的時候,或者消費者更注重價格和價值的和諧的時候,洋品牌并不具有任何優勢。
TCL今年推出的薄絕H78系列液晶電視就是最好的代表。憑借一流的工業設計和系統集成能力創造出市場上最薄的液晶電視。千萬別小看方寸間的進步。專家指出隨著電視厚度的減少對內部元件的穩定性、散熱氣流設計、功能集成能力必然會提出更苛刻的要求。TCL能夠設計、研發并量產世界上最薄的液晶電視恰恰說明中國制造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而對產品售后的保障,也是國內品牌力推價值戰的最主要內在功力之一。據介紹,目前TCL、海信等國內平板電視品牌均實行平板電視屏幕保修3年的規定。該規定超越了國家在這一方面的強制性規定。而屏幕對于平板電視來講格外重要。據介紹屏幕損壞如果需要更換新的屏幕,超過廠家三包期后的總計費用算上人工和成本往往超過電視機售價的80%。這樣的巨額費用肯定是消費者不愿意承擔的。
國內彩電廠家能夠全面超過國際品牌如索尼等,以及國家強制性規定兩年的保修期,承諾三年的保修期限本身就是國內彩電企業對自身產品品質的自信心的表現。同時也必然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是自身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實際應用價值。企業自主延長保修期是企業公民責任心的最直接體現,是給消費者吃了顆“質量定心丸”。
品牌的價值是公認的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無形資產,也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凝結核心。優秀的產品與優秀的品牌往往是共生的關系。同時優秀品牌持續的文化內涵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但是品牌又不能等效與產品。優秀的品牌不是與兩款優秀產品的結晶,而是持續的品牌經營的結果。這其中可能經歷數代的產品更新甚至企業轉型。長期對消費者和社會的價值貢獻和凝結企業品牌價值的唯一途徑。
TCL深知這一點。細數TCL今年收入囊下的諸多榮譽,就可以看出TCL作為一個優秀的中國企業對中國消費者和中國社會的回報,更能看出TCL努力成為最優秀的地球村“企業公民”的不懈努力。
Janus大獎、法國 “設計之星”、“CCTV2006創新盛典” 、法國工業設計署的Observeur du Design獎、德國紅點工業設計大獎(Red dot award)、“IF工業設計大獎”、 美國國家電視學院(NATIONAL Television Academy)評選艾美獎等等,均是對TCL為全球消費者提供的最優秀產品的充分肯定。如此多的世界大獎,使得TCL在國際競爭舞臺中份額分量不弱于任何,哪怕是索尼、三星這樣的國際對手。
在無數榮耀背后是TCL一流的產品研發團隊、一流的世界級生產基地以及一流的工人:包括中國工人和TCL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廠的工人。
“全球研發”是TCL收購湯姆遜之后作出的一個重要決策。TCL已在美國印第安納、德國菲林根、新加坡以及中國深圳擁有4大研發中心,掌握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數字電視技術和多項彩電頂尖技術。4大研發中心標志著TCL全球技術框架初步確定。目前,TCL彩電研發系統的1000多名工程師中,外籍的技術人才超過一半。
然而對于搞科研這個“吞錢老虎”,TCL能夠持續的投入嗎?答案無疑已經被TCL一系列優秀產品的亮相自動給出。今年年初,TCL就率先提出“全高清”普及時代的口號,并在05/06兩年在數字高清液晶電視上投入高達5億元人民幣的研發資金后繼續在2007年大3億元資金用于FULL HD全高清產品的研發。而TCL的目標是實現2007年60%彩電產品全高清化的目標。
目前隨著9月TCL秋季新品的全面發布,TCL的全高清規劃已經成為現實。在全高清和超薄產品上的領先,以及國際一流的工業設計水平,已經向消費者展示了一個強大的中國彩電軍團的領導者形象。這也是TCL為代表的國內軍團再次成為彩電產品升級的推動者和未來趨勢的領導者。
“價格戰”、“價值戰”無疑是兩條水火不容的“道”。中國文化講究“道”的存在:無論它是指“道路途徑”、“道義道理”還是指自然世界的“萬物規律”,重要的是要選對“道”,要順“道”而行,不要逆“道”背天。
專家指出,長期的價格戰不會有利于產業的發展,更不會有利于消費者的價值。如果企業將核心競爭力放在“價格上”,那么市場必將充斥大量為了價格而犧牲價值和品質的產品。消費者都買了這些產品,表面上是撿了便宜,實際上則是吃了大虧。不用說產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持續貶值,更不用說產品使用,劣質品質可能到來如觸電、火災的隱患,單單是產品維修的麻煩已經可以給廣大消費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時也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而長期的價格戰則必然損害品牌形象。有句古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哪怕僅僅是少部分產品的質量問題,也足以引起消費者對整個品牌品質的恐慌。而對于企業的品牌價值,這種恐慌就像肆虐的瘟疫一樣可怕。
正是出于社會責任感的存在和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TCL等品牌才在洋品牌高舉價格屠刀的時候堅定的堅持價值戰的策略。價值戰也不等于不降價。業內專家指出,國內品牌彩電企業往往在出現技術進步,或者是上游資源價格調整,進而導致成本下降的第一時間先于洋品牌做出價格調整。這種價格的下降恰恰是國內品牌不追求市場暴利,還價值于普通消費者的最直接表現。
在國內彩電市場,國內品牌一直是中流砥柱。TCL對市場的理解更多的集中在企業的社會責任,而不是“短期的利潤”。企業與社會共生的良好理念正成為TCL企業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表現在具體產品上則是優秀的品質、完善和超越行標的售后以及健康的價格體系。這是TCL對市場競爭的“道”的認識:精業于道,鑄就金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