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最火爆的一個銷售高峰從國慶節黃金周拉開序幕,各彩電品牌、各銷售商家都在此期間使出了各種促銷手段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價格一降再降,禮品一堆一堆的送,在各大彩電專區,各式各樣的特價標價貼在不同尺寸的液晶電視上,大部分液晶電視,都在價格上出現了大幅松動,平均降幅都在千元以上,40-47英寸的平板電視,標價大都比節前便宜了2000元左右,有的降幅高達四、五千元,一款52英寸的國產液晶電視甚至爆出了萬元的跳水幅度,實在是令人乍舌。
黃金周已經過去,“金九銀十”中的10月也已過半,雖然促銷降價活動仍在繼續,但經歷了轟轟烈烈的黃金周之后的消費者,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在液晶電視降價促銷的背后是否存在著隱患和欺騙呢?
“一千不起眼,兩千剛起步,三千、四千隨處見,跳水萬元才夠勁!痹邳S金周我們經?梢钥吹酱笃臈l幅上面寫著降價2000元、狂降4000元的字樣,價格是消費者非?粗氐,動輒尾數為三個零的數字無疑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黃金周前后,或者說一夜之間真的就有這么大的差價嗎?
誠然,黃金周是廠商爭奪地盤的一個重要時節,為了分得一杯羹,大多會采取一定的讓利促銷措施,不過價格調整幅度往往被商家最終放大了或者說摻了一些水分。比如有的商家明明是降價格提高了1000元,卻寫降價2000元,實際上是把原來的價格悄悄調高,讓消費者覺得下調的幅度比較大,這樣就更容易刺激消費的眼球。還有一種慣用的手段就是有的液晶電視本來節前就已經降到9999元,到了國慶節這一天重新弄上一個標牌標注:原價19999元,現價9999元,如果你不是經常逛商場的話,一下子會被這“超級跳水”給懵住,以為天上真的掉餡餅了。其實上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低價到底是多少,還以為自己得了多大的便宜,這溫柔的一刀的確令人防不勝防。
有一句俗語“無商不奸”,競爭采用一定的手段本無可厚非,但采用這樣欺騙的手段就不可取了,同時也失去了商家最寶貴的誠信。當然做為消費者你不能指望每個商家都是“誠信模范”,自己首先就應該有一個防范意思。比如打算購買一款液晶電視,至少應該在黃金周時提前一個月來關注價格,這樣黃金周期間究竟有沒有真正降價?降價幅度又是多少就不難判定了。另外,標牌上的價格并不一定預示著就是最終的價格,與銷售人員多溝通一下,或許有更多的驚喜等著你呢。
眾所周知,采用臺灣面板的液晶電視一般價格都低于采用于日韓系液晶面板的產品,如今不僅為國內平板電視廠商所廣泛使用,一些日韓廠商為了降價成本也把自己旗下的產品配備上臺灣面板,同是42英寸的液晶電視,采用三星索尼的面板萬元左右,而采用臺灣面板的機型可能就只要七八千元,價格大戰中更有優勢。今年十一黃金周,外資品牌液晶電視的降價幅度的確很大,平均降幅都在20%以上,有的與國產品牌液晶電視的價格已經基本拉平,有個別型號的外資品牌液晶電視價格甚至比國產品牌還要低。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部分外資液晶電視,實際上采用的是臺灣液晶面板,如果用的是自己的屏,如此低價,根本做不到。
實實在在地說,目前臺灣面板在技術和工藝上與日韓面板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由于各個廠商制造液晶面板的技術不同,成本因此有差別,但品質都是有保證的,消費者用肉眼更是難以區別,但臺灣面板并不是劣質產品的代名詞。
降價已經成為液晶電視企業最頻繁使用的營銷方式之一,從報紙上的平面宣傳、到電視上的立體攻勢,再到“促銷”、“返券”、“抽獎”這些具體手段,商家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最大程度的吸引消費者,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對于降價還要看其背后的真相,有的是新產品成熟帶來的成本降低,有的是淘汰老產品,有的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但不管如何降價促銷,虧本生意是沒人會做的。
據業內人士估計,從今年9月平板電視市場轉旺到明年7月份,全球彩電市場都將因奧運會而旺季化,中、日、韓三方將會在液晶面板的產量、價格、尺寸上展開搏擊。但價格戰同時也是“雙刃劍”,消費者在受到實惠的同時,也應該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降價的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