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品牌500強的中國家電品牌—長虹,自2004年開始實施大平板戰略以來,先后投入幾十億元用于平板電視的研發和推廣。2006年長虹在平板電視的市場表現也非常不俗,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都排在全國前列;行業統計顯示,今年1-6月,長虹平板電視增長330%,高于行業發展水平,而且長虹成為了行業增長最快的品牌,被譽為中國平板業的一匹黑馬。
從平板電視市場占有率我們不難看出,2006年長虹堅持推進平板電視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用于平板電視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建設,先后推出“天際”系列平板電視、長虹“量子芯”平板電視、長虹“C大調”全音域平板電視等高附加值的平板新品,并通過“大平板春天”、“虹舞中華,感觀革命”、“芯動平板”、“深度震撼”、“虹色脈動”等一系列的營銷戰役,將其液晶、等離子的市場占有率做到行業前茅,成為引領消費潮流的航標。
自“長虹量子芯”平板電視上市以來,長虹平板電視廠商也是將其“量子芯”系列產品作為平板電視市場主打產品,“量子芯”技術主要通過千億次/秒的高速處理,提升畫面精度和色彩層次,去除蚊子效應,并且具有4ms的動態內驅響應速度。長虹將量子理論應用于電視顯像領域的精品,不僅將消費者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生動細膩的感觀視界,更彰顯長虹國內著名家電品牌的技術實力,也契合了長虹在去年率先提出的“薄大精聲”的電視發展新趨勢,為平板電視行業注入了年輕活力。其銷售量方面也是異常火爆。據中怡康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長虹“量子芯”平板電視的銷售遠遠大于其他品牌。
長虹量子芯66C系列電視,從細節輪廓、五區分色等成像要素上徹底激活盲點,革命性優化畫質。采用量子10位并行計算,精確進行過濾波,畫面干凈通透。全頻(高中低)增補技術,使影視聲揚更加完整細膩。量子芯電視與專利創新設計的全音域平板音響,兩者渾然天成,恰倒好處。
降價搶市
今年在平板電視盛行潮流下,可以說始終與價格是分不開的,而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價格一直保持著持續下降的態勢。作為在彩電業發展較早的長虹廠商,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也介入了帶有血腥味的價格戰中,同時給2006年價格戰中添加了不少火藥味道。
從具體降價情況看,今年第一季度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量長虹平板電視售價下調幅度達到25%,后三個季度降價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其中長虹32英寸液晶電視降幅達到6000元,37英寸液晶電視,分別降了5000元、4000元。并且有關專家還預測,隨著新品的不斷上市,而且都是低價上市,為了給新品騰出價格空間,2007年平板電視價格還會有大幅度的調整,降價搶市的做法會一直延續到底。
巨資下注等離子
在如今等離子電視不景氣的年代,作為國內彩電業的巨頭長虹,仍然不放棄等離子市場,在等離子市場領域更是加大投入量,并且聯手彩虹投資PDP面板生產線,總投資8億美元,前期投資3億美元,進行生產基地建設。該生產線將在2008年3月正式竣工投產,量產后將達到年產200萬臺PDP面板的生產能力。從規模上看,該廠將相當于目前世界排名第五的日本先鋒公司的生產能力。在解決等離子面板生產的核心技術性問題上,長虹和彩虹引入韓國歐麗安PDP公司核心技術,該公司在PDP及相關技術領域擁有171項專利,可見長虹巨資豪賭等離子電視市場領域的決心,勢不可擋。
然而,在長虹主推等離子市場的時候,同時也想在液晶電視領域也有所成績,但是并不理想,據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8月份長虹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僅為7.91%,僅位居第六名。而液晶電視位居前五名的都是國產品牌,相比之下,意在想謀奪中國家電市場老大的長虹在液晶電視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為改變在液晶電視競爭中的不利局面,長虹不再單純押寶液晶,長虹負責人在2006家電產業發展峰會上明確表示,由于平板電視主要的核心技術被國外掌握,而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廠商,為使利潤不被技術發達的國家全部賺走,長虹正在嘗試向上游領域擴展。
然而,在平板市場的激烈競爭下,上游廠商的日子也并不好過。2006年下半年,全球第二大液晶顯示器廠商LG飛利浦LCD公司公布的三季財報就顯示其利潤虧損為3.35億美元,并準備大幅削減資本支出。而受我國平板市場嚴重偏向液晶的影響,PDP產量在很多公司出現大幅減少,而且三星已經放棄了等離子的擴產計劃。在此背景下,長虹投巨資建立等離子屏生產線,被外界視為冒險的舉動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從整個等離子市場領域來看,等離子市場已開始沒落,液晶電視在平板電視領域占有絕對的優勢。如果等離子電視想崛起,還必須在尺寸、技術和價格上下功夫。
整體上來看,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長虹堅持“科技領先、速度取勝”的經營理念,使公司由傳統的家電企業向3C融合的信息家電企業轉型,并成功構架跨越廣電網、通訊網及互聯網的3C產業體系。相信在未來幾年里,在平板電視市場領域會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