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二季度價格再降兩成,今年(06年)市場規模可達500萬臺
與空調價格節節攀升相反,今年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價格仍保持著持續下降的態勢。記者日前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獲悉,今年一季度平板電視在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8%,但整體價格卻下降了三成。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專家根據連續性跟蹤調查數據同時預測,今年平板電視市場規模將可達到500萬臺。盡管第二季度還未結束,但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從今年“五一”黃金周的價格走勢看,預計二季度平板電視整體價格還有近20%的降幅。
一季度銷量增長翻三番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和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推出的《2006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研究第一季度報告》調查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8%,但整體價格下降了30%左右。例如,創維液晶電視平均降幅超過10%以上、長虹平板電視售價下調幅度達到25%、TCL液晶電視降幅從500元至2000元不等。其中,創維40英寸液晶電視、長虹32英寸液晶電視降幅達到6000元。廈華40英寸液晶電視、37英寸液晶電視,分別降了5000元、4000元。
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專家陸刃波告訴記者,今年的價格競爭與往年不同,首先價格下降幅度比往年增快,價格競爭的武器已發揮到了極致。其次,外資品牌也被拖入了降價大潮。以索尼為代表的外資強勢品牌面對降價趨勢,也不得不進行價格調整以維持市場份額。這既是價格趨向所致,也可看出部分外資品牌戰略定位的調整。同時,在平板電視降價狂潮中家電連鎖銷售企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國美電器號稱要將平板電視的價格下調30%,蘇寧電器更要讓平板電視最高降幅達到54%。價格下降受益者永遠是消費者,但頻繁的價格下降也使消費者產生了抗體,很大一部分消費者都選擇了持幣觀望態度。
九成用戶盼電視連網絡
“今年在大平板概念下,液晶與等離子之間的替代技術之爭越演越烈,在市場份額和消費者傾向上,液晶明顯勝于等離子,形成了8:2的態勢。”中國家電市場調查研究課題組另一專家黃濤告訴記者,等離子市場占有率很高的日立上半年在等離子市場上也毫無作為,而不得不開始轉產液晶電視,以扭轉市場上的被動局面。我國等離子與液晶這種不協調的發展狀況與國外市場形成了鮮明的差異。這既與日立等主流等離子生產企業宣傳不夠有關,也是TCL、長虹、海信、廈華等企業大力推廣液晶電視產生的效果。
調查數據還顯示,與電腦/網絡相連接、內置DVD、可與數碼相機、U盤、移動硬盤、MP3、MP4相連接、帶數字接口、帶打印技術等一系列具有多種功能的產品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同:90%左右的消費者希望購買能與電腦/網絡連接的平板電視,希望購買的平板電視可以內置DVD,可與數碼相機、U盤、移動硬盤、MP3、MP4相連接的比例也達到了81%和78.6%,這將推動平板制造企業個性化的發展,但同時很多消費者對集成功能平板電視的高額價格持有異議,功能一體化將成為發展的新趨勢。
黃濤也告訴記者,現在的電視產品已遠不是簡單的完成接收電視節目就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在數字家庭和一體化家電的概念下,平板電視也必須為成為一體化家電的一部分做好準備。其實各個企業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功能一體化、產品多元化路線的探索,海信推出了流媒體產品,長虹推出了3C一體化產品,東芝也亮出了電視·電腦的前衛產品。(陳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