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產業是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磨礪出來的最具競爭力的產業”,我認為這一觀點是不全面的,這是拿中國彩電制造業跟其他制造業做比較,而沒有在彩電產業之間進行產業鏈條上的縱向比較。如果比較就會發現,中國彩電產業因為落后的競爭方式帶來的技術落后和落后發展戰略帶來的落后產業局面,已經讓這個產業掉進一種難以忍受的煎熬中。
中國彩電企業在平板電視產業處境尷尬。我們發現,中國平板電視已經又陷入了CRT時代老套路的泥沼中,不到兩年時間,行業利潤已驟降至3%以下。
說中國彩電產業已經相當危險并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看到,平板電視是高科技的電視產品,但這種產品的技術進步并沒有表現在中國企業身上,而是表現在了海外企業的身上。因為技術的進步最終要體現在產品上,也就是創造產品的過程上,而支撐平板電視的仍然是集成電路以及新式的顯示屏,這些讓CRT電視改頭換面的東西基本上與中國彩電企業的創新行為絲毫不沾邊。
中國彩電企業實質上已演變成跨國彩電企業關鍵部件的分銷商,并且隨著彩電技術進步步伐的加快,這種跡象更為明顯。價格戰并未顯示出誰比誰更有產業實力,中國彩電企業間的價格戰實質上是在爭奪中國市場最后的彩電分銷資格。
中國電視產業在CRT時代沒有獲得成長能力,在平板時代的徘徊旁觀對產業來說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時間浪費,這種浪費讓我們的追趕目標看上去更像是一句空話。
任何一個產業在每一個時代的產業節奏是不一樣的,這對追趕者來說需要付出的追趕成本也不一樣。平板電視產業在產業形態上已經進入一個“時間產業狀態”,比如說像顯示屏幕等關鍵部件的技術更新間隔越來越短,領先的企業通過近乎壟斷的非聯盟性的聯盟控制了行業的核心技術以及技術標準,這些企業在不間斷地更新技術,這就讓追趕型的企業被隔離在這些技術之外。正因為中國彩電企業沒有獲得這些技術,如果現在追趕,其成本無疑是加大了。
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沒有彩電產業,只有彩電的組裝業。從目前的國際競爭格局看,全球只有一個彩電產業,要在這個彩電產業中具備競爭優勢必須去選擇核心的產業環節。因此說,中國在全球彩電產業鏈條中的位置始終處在一種被動選擇的處境中,在平板電視時代也沒有絲毫的改變。
中國彩電搞不好有一萬個理由也有一萬個矛盾,但是關鍵的理由以及主要矛盾不是產品過剩帶來了價格戰,而怎樣解決與發達國家企業的技術差距是中國彩電企業的主要矛盾。看來解決中國彩電的主要矛盾的力量應該來自產業之外而不是之內,我們不僅需要路徑,更需要趕快行動起來,我們的產業確實已經相當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