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中國電子商會聯合發布《2006年平板電視一季度調研報告》(簡稱“調研報告”)。席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語出驚人:到2007年,等離子很難守住中國平板電視20%的市場份額,“中國家電企業正在棄等離子轉攻液晶”。
“等離子在國外市場的機會很大,但是國內情況則不一樣。今年,等離子與液晶就已經不在同一層面上競爭了。”陸刃波介紹,今年我國平板電視的市場容量預計為500萬臺左右,其中液晶為396萬臺,而等離子僅為100萬臺左右。“外資僅有松下、日立在堅持做等離子,索尼已經從去年完全轉攻液晶,國產家電品牌中僅有長虹在做一部分等離子產品。”陸刃波介紹說。
但企業并不認同這種判斷。“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應該是同步的,等離子在美國市場是主流,難道中國的消費者會拋棄它?”昨天,長虹數字平面顯示公司總經理陳寧如此反問。據了解,海信、長虹都在進行等離子屏生產線的研發,試圖突破等離子電視生產的上游瓶頸。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則認為,液晶與等離子的生死決戰現在并未到來,“液晶在小尺寸上有優勢,等離子在大尺寸、尤其是42英寸以上很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