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平板電視市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風起云涌,從今年4月份信息產業部公布高清電視的國家標準以后,液晶電視在平板電視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大,而等離子電視的市場日漸壓縮,在50英寸以下的平板電視市場中,已經形成了液晶一枝獨秀的局面,加上各大液晶面板廠新的生產線的量產,4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今年的價格走勢也異于往年,品牌競爭之激烈,價格下降之快出乎很多業內人士的預料。在一級大城市中,40英寸以上液晶基本已經成為主流,在二三級城市中還是以中小尺寸的液晶為主,但大屏時代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7代線量產,40英寸大屏價格跳水
今年液晶電視的價格幅度之大讓很多消費者為之瘋狂,而在以前很多消費者不敢問津的大屏幕液晶市場,如果說往年只是出現價格松動的跡象,那么從今年開始,價格已經為大屏的普及化打下了基礎,這也是今年平板電視市場的突出特點之一。其實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其市場周期,像液晶電視這種市場周期比較短的,降價就快,而像背投電視市場周期長,降價就比較慢,而這也都是相對的概念。隨著新產品的出現,老的產品必然要面臨降價銷售的境地,同樣今天這款產品是新產品,一段時間之后就是老產品了。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平板電視自從進入成長期以來價格一直在下降,平均左右是30%的降幅,也就是說年初買的電視,年末可能就要降30%。
![]() |
液晶面板的成本降低是液晶電視價格下降的直接動力 |
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今年價格降幅估計將超過30%這一平均線,以40英寸液晶電視為例,06年第一季度,40英寸液晶電視均價為14300元,而第二季度下降到了13379元,經過國慶的激烈廝殺以后,第三季度這一均價已經達到了11159元。
06年大屏幕液晶電視之所以價格下降如此之快,和各大液晶面板廠新的生產線投產密不可分,特別是三星的第2條7代線,LG飛利浦的7.5代線,以及夏普的8代線的量產,是今年大屏液晶的降價的主導因素之一。大家都知道,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中,液晶面板占了七成以上,因此控制液晶電視價格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控制液晶面板的價格,而液晶生產線世代數越高,液晶面板的經濟切割尺寸就越大,相比用低世代數的生產線切割大尺寸面板,成本更低。三星7代線的經濟切割尺寸為32、40、46英寸,而LG飛利浦的7.5代線經濟切割尺寸為37、42、47英寸,夏普的8代線為42英寸、46英寸和52英寸,新生產線的量產是大屏液晶的普及的前提。
此外,大屏液晶價格的下降還和激烈的品牌和渠道競爭有關,百思買入主江蘇五星,國美電器兼并永樂,激烈的渠道競爭使得06年的平板市場火爆異常,而這其中又以液晶電視為最。價格戰在國內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加上國美蘇寧這兩大的家電連鎖巨頭的牽頭,一家降價,另一家就跟隨,加上外資品牌的聯合降價引起國產品牌奮起反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得今年的大屏電視市場一直不平靜,這種情況估計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