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馬剛搬了新家不久,每天都能看到小區內搬家的來來往往,總能看到區友們往家里抱平板電視,其中多為液晶電視。再有20天就要元旦了,想信熱力不減的平板電視必將迎來新一輪銷售高峰。至此,老馬也開始忙活了。
有些朋友向老馬反映,最近看了一些關于平板電視報道后感到很納悶,有報道說液晶電視的響應時間是導致拖尾的“真兇”,而有的報道則稱拖尾現象本身就是人眼的問題。究竟誰是誰非?
老馬請教了相關技術專家、接收設備功能和性能標準工作組組長劉全恩。劉全恩表示,電視的拖尾現象肯定是和響應時間有關的。劉全恩舉例,CRT電視沒有響應時間的問題,所以也就沒有拖尾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劉全恩拒絕對“人眼視覺殘留導致拖尾假象”論發表任何評論。
據悉,東芝于11月29日在京召開液晶電視新品發布會時,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產品部經理施國強指出,液晶電視的拖尾現象其實并不都是液晶電視響應時間的“罪過”,人眼在觀看快速運動的影像時,本身就會有視覺殘留。施國強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黑暗中快速運動的煙火,人眼看到的就是一抹紅線。
老馬仔細分析上面的兩種觀點,覺得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就再咨詢一下自詡為液晶電視專家的夏普吧。
據夏普介紹,由于夏普地液晶電視運用了“QS(QuickShoot)”技術,即使12毫秒的響應時間,快速動作的情節也能清晰地進行再現。夏普還在其中國網站配圖示例,沒有采用QS技術的產品在看快速運動的足球時,會看到一連串的足球,而采用了QS技術的產品則只看到一個足球。
老馬不禁感嘆,在中國彩電廠商拼命縮短液晶電視的響應時間之際,人家夏普已經通過優化技術跳過了這一關,用12毫秒的響應時間就能解決這一難題,值得大家學習啊。
至此,關于液晶電視拖尾的問題已經有3大疑問:第一,拖尾現象是響應時間不夠短的問題;第二,拖尾現象是人眼本身的問題;第三,拖尾現象是視頻優化技術不過關的問題。
究竟是什么問題導致了液晶電視拖尾?這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還是各技術配合不力的問題?或者干脆就是人眼自身的問題?老馬不是專家,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但可以肯定地是其中必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