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首席設計師林嘉泉表示,BenQ設計部門原名“工業設計中心”,因組織定位調整于2003年正式更名為Lifestyle Design Center(數位時尚設計中心),意味著除人機界面設計以外,設計部門還需要承擔消費者分析與生活形態的研究工作。歸結起來,一切變化的根源在于BenQ始終把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擺在了第一位。要創造出讓消費者渴望的產品,首先要清楚知道消費者心里渴望的是什么。引用行銷大師Seth Godin“軟性創新”(Soft Innovation)的概念,即洞察和了解顧客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把它們變成附加在產品中的免費贈品。
不同于“躍進式創新”(諸如微軟成功推出Windows操作系統、互聯網的普及、突破性的納米技術等等,通常都具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軟性創新則不一定要花大錢,也并非只有大師級的人物才能夠進行,只要用心觀察了,并激蕩出豐富的創意,每個人都有機會設計出“物超所值”的產品。軟性創新,為產品注入獨特的想法,進而讓產品為消費者發聲,也更能夠表現出人們獨特的風格。在這個風格經濟與美感經濟的年代里,消費者采購清單上所羅列的各種篩選條件,不再只有詳盡的規格、功能與參數,他們更需要一種可以表現自己、張揚自我的風格(my style)。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KY Lee)曾表示過,“我們要追求的是獨特的個性,要拼的則是創新與風格。不論發展品牌還是以設計來提高附加價值,都要對生活更在乎、更有想法”。BenQ數位時尚設計中心設計長王千睿則指出,“將產品設計反映在生活形態與趨勢上,不但要連結消費者的需求與期望,更要讓產品變得不只是用品,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象征。BenQ就是要透過產品設計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訴求,在消費者與數字時尚產品之間產生情感共鳴”。究竟怎樣才能在BenQ Style中融入“Enjoyment Matters”的味道?BenQ最終確立了獨一無二的設計哲學。
“兩元相容”(Meeting of Opposites)這一富含哲學意味的概念,源自BenQ設計師對于中西文化與自然規律的深層思考。引用安德列亞•布蘭吉(Andrea Branzi)的話來說,“ 如果人們可以在溫度表上檢測設計,將會發現極冷的一邊是現代主義或者理性主義,而極熱的另一邊則是后現代性的產品。”而明基BenQ則游走于極冷與極熱的兩端之間,力求在東方與西方、理性與感性、人文與科技、傳統與前衛、簡約與奢華等既對立又統一的元素之中,尋找到最適切的“溫度”和最理想的表達方式。兩元相容之于BenQ,又可進一步概括為萃取中華文化、哲學理念與建筑器物的造形元素與精神意涵,并透過西方設計構成,使其現代化與時尚化。
據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副理顏和正介紹,BenQ近日與臺灣故宮博物院攜手合作,以曾獲iF殊榮的FP785+作為延續,搭配清代郎世寧《仙萼長春圖》及《阿玉錫持矛蕩寇圖》,推出了兩款限量珍藏版的液晶顯示器。FP785+運用了提包概念的創新設計,精致、高雅,富有質感,先前曾經在意大利米蘭時尚周上,謀殺了眾多菲林,更滿足了女性消費者們追逐流行和展現魅力的渴望。而今,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特別選擇了《仙萼長春圖》與《阿玉錫持矛蕩寇圖》,這兩幅分別代表郎世寧描繪花鳥山水與歷史寫實功力的繪畫精品,作為液晶屏幕外觀設計的中心元素,讓古典藝術與現代科技交織出了超越時空、深具人文底蘊的跨界精品。
再如能夠依據物品厚度,并可以以直立、橫躺、壁掛等三種不同形態操作的掃描儀,外殼上刻有中國草書的Joybook筆記本,以及可以隨心更換彩色外殼的Joybee MP3播放器……,BenQ每一款數位時尚產品,都有如上海新天地一樣,采擷世界上各種文化所孕生出來的美麗,進而展現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活潑景象,既充分運用西方表現方法和設計語言,又廣為采用東方的表現素材和哲學意境。兩元相容的設計哲學,幫助BenQ形成產品識別(PI)的強大力量。當產品設計真正超越了單純的“want”與“need”,放射出震懾人心的藝術魅力,品牌仿佛也造就了穿越時空的經典故事與流行風潮。不用親眼看到BenQ,但又馬上可以察覺到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