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在明基電通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合舉辦的“設計風•品牌潮 新經濟•新引擎—BenQ工業設計趨勢論壇”上,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設計長王千睿就“工業設計與品牌發展”、“華人設計與中國創造”等議題,向與會人士分享了自己的觀察。王千睿指出,近年來從制造代工轉往設計代工,產業形態發生巨變,知識經濟時代日益來臨,而自有品牌與創意經濟崛起,已成為中國創造真正的內涵;在越來越多企業中,工業設計已由過去從屬的地位逐漸上升為今日扮演主導之角色,現代設計顯學正發展為企業除制造與運籌外的第三種核心競爭能力。
BenQ五年來的設計獲獎展覽
以BenQ而言,作為一個年輕華人品牌,在過去短短四年時間中,所獲國際設計大獎逾161項之多,橫掃全球主要設計獎項,包含德國iF、Red Dot、日本G-Mark、美國IDEA等在內,表現優異令世界為之側目。業內人士更就此指出,對新生品牌而言,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獲得幾乎所有設計大獎,BenQ是近年來全球范圍絕無僅有的個案,BenQ在工業設計領域所累積的寶貴經驗,對志在發展設計戰略及產品開發創新的國內企業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梢哉f,杰出設計鑄就BenQ靈魂,而一件件具有“生活美學”特征的數位時尚產品則在全球掀起了紫色風潮。
反觀Monogram經典圖騰、GUCCI互扣雙G符碼、Starbucks標榜愛和友誼的咖啡、強調“Walk. Don’t Run”的Camper……,不論行之百年的名牌精品,又或最近十數年方才興起的大眾精品(Massitage),這些消費文化的指針在近百年來人類生活中不斷出現,而人們追逐美的現象更在生活周遭、衣食住行里不斷發生。顯而易見,美不僅可以跨越世代,更能為產品和品牌帶來溢價。圍繞“新經濟時代設計新定位”這一命題,王千睿指出創造產品價值與提升品牌形象為企業設計策略兩大主軸,幫助企業逐步確立獨特且具有價值的定位,創造出相對持久的競爭優勢。
2001年12月5日,明基電通正式發布自有品牌BenQ。在此之前,由于明基專事OEM/ODM制造業務,無須面對廣大的終端消費者,因此整體設計思路圍繞制造進行,設計人員主要工作就是在工程師完成產品以后,再為它們設計一個外觀。而BenQ自有品牌的誕生,不但要求整個企業發展戰略,必須由制造導向徹底轉化為市場導向,同時還授予了工業設計部門前所未有的角色與職責。品牌一出手,就必須以特殊的訴求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而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首先來自于那些看得見(Look)、摸得著(Touch)、體驗得到(Feel)的產品與設計。
美女與明基筆記本在這次成果展交相輝映
如果說“性感”是Calvin Klein的香水;“歡樂”是MacDonald……,那么BenQ獨一無二的Style(風格)究竟是什么?古語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快樂就應與人分享。畢竟科技發展最終目的是創造全人類的幸福生活,而以往高科技產品卻一度給人冰冷、刻板的印象。如何破除科技的藩籬,讓消費者輕松享受多元的數字生活?由此發想,BenQ“Enjoyment Matters”的定位逐漸形成,它既表示“快樂的事物”,也包含“民以樂為天”的意思。品牌定位一旦確立,需要透過產品與消費者進行溝通,而工業設計則必須為產品注入內涵,并創造出特別的體驗和價值。
BenQ液晶顯示器
設計與營銷相輔相成,而且設計必須要走上最前端才行。以設計為先導的戰略思想,從BenQ自有品牌誕生起,就得到明基高層管理者的支持和認可,而工業設計部門所扮演的角色,則由過去單純負責外觀設計,逐漸被要求參與整個價值鏈創造的全過程。以新品導入為例,設計部門首先需介入針對目標市場的調查和研究,加以科學精準的描述,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設計情景,分析產品與用戶生活或工作的相關度,“比如用戶選這款Joybee MP3用于旅行、購物還是運動?以此來探詢他們在感性和理性方面的期望值,繼而找出設計機會點是便攜、酷炫又或享受音樂等”。
先找到目標市場,再設計精準定位的產品,而不是閉門造車,繼而費心尋找市場,這種以市場為導向、設計先行的戰略思想,讓BenQ迅速形成獨特的“美麗競爭力”。不但工業設計團隊規模成長了10倍(近半數設計師畢業于國外知名學府,包括德國Stuttgart 藝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美國Art Center等,普遍具有豐富的國際設計經驗),他們在設計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更為世人所注目,譬如素有“設計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BenQ在過去三年中就拿了35個,涵蓋液晶顯示器、手機、數碼相機等多元化的產品線,充分印證BenQ世界級工業設計實力。
據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首席設計師林嘉泉表示,BenQ設計部門原名“工業設計中心”,因組織定位調整于2003年正式更名為Lifestyle Design Center(數位時尚設計中心),意味著除人機界面設計以外,設計部門還需要承擔消費者分析與生活形態的研究工作。歸結起來,一切變化的根源在于BenQ始終把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擺在了第一位。要創造出讓消費者渴望的產品,首先要清楚知道消費者心里渴望的是什么。引用行銷大師Seth Godin“軟性創新”(Soft Innovation)的概念,即洞察和了解顧客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把它們變成附加在產品中的免費贈品。
不同于“躍進式創新”(諸如微軟成功推出Windows操作系統、互聯網的普及、突破性的納米技術等等,通常都具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軟性創新則不一定要花大錢,也并非只有大師級的人物才能夠進行,只要用心觀察了,并激蕩出豐富的創意,每個人都有機會設計出“物超所值”的產品。軟性創新,為產品注入獨特的想法,進而讓產品為消費者發聲,也更能夠表現出人們獨特的風格。在這個風格經濟與美感經濟的年代里,消費者采購清單上所羅列的各種篩選條件,不再只有詳盡的規格、功能與參數,他們更需要一種可以表現自己、張揚自我的風格(my style)。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KY Lee)曾表示過,“我們要追求的是獨特的個性,要拼的則是創新與風格。不論發展品牌還是以設計來提高附加價值,都要對生活更在乎、更有想法”。BenQ數位時尚設計中心設計長王千睿則指出,“將產品設計反映在生活形態與趨勢上,不但要連結消費者的需求與期望,更要讓產品變得不只是用品,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象征。BenQ就是要透過產品設計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訴求,在消費者與數字時尚產品之間產生情感共鳴”。究竟怎樣才能在BenQ Style中融入“Enjoyment Matters”的味道?BenQ最終確立了獨一無二的設計哲學。
“兩元相容”(Meeting of Opposites)這一富含哲學意味的概念,源自BenQ設計師對于中西文化與自然規律的深層思考。引用安德列亞•布蘭吉(Andrea Branzi)的話來說,“ 如果人們可以在溫度表上檢測設計,將會發現極冷的一邊是現代主義或者理性主義,而極熱的另一邊則是后現代性的產品!倍骰鵅enQ則游走于極冷與極熱的兩端之間,力求在東方與西方、理性與感性、人文與科技、傳統與前衛、簡約與奢華等既對立又統一的元素之中,尋找到最適切的“溫度”和最理想的表達方式。兩元相容之于BenQ,又可進一步概括為萃取中華文化、哲學理念與建筑器物的造形元素與精神意涵,并透過西方設計構成,使其現代化與時尚化。
據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副理顏和正介紹,BenQ近日與臺灣故宮博物院攜手合作,以曾獲iF殊榮的FP785+作為延續,搭配清代郎世寧《仙萼長春圖》及《阿玉錫持矛蕩寇圖》,推出了兩款限量珍藏版的液晶顯示器。FP785+運用了提包概念的創新設計,精致、高雅,富有質感,先前曾經在意大利米蘭時尚周上,謀殺了眾多菲林,更滿足了女性消費者們追逐流行和展現魅力的渴望。而今,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特別選擇了《仙萼長春圖》與《阿玉錫持矛蕩寇圖》,這兩幅分別代表郎世寧描繪花鳥山水與歷史寫實功力的繪畫精品,作為液晶屏幕外觀設計的中心元素,讓古典藝術與現代科技交織出了超越時空、深具人文底蘊的跨界精品。
再如能夠依據物品厚度,并可以以直立、橫躺、壁掛等三種不同形態操作的掃描儀,外殼上刻有中國草書的Joybook筆記本,以及可以隨心更換彩色外殼的Joybee MP3播放器……,BenQ每一款數位時尚產品,都有如上海新天地一樣,采擷世界上各種文化所孕生出來的美麗,進而展現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活潑景象,既充分運用西方表現方法和設計語言,又廣為采用東方的表現素材和哲學意境。兩元相容的設計哲學,幫助BenQ形成產品識別(PI)的強大力量。當產品設計真正超越了單純的“want”與“need”,放射出震懾人心的藝術魅力,品牌仿佛也造就了穿越時空的經典故事與流行風潮。不用親眼看到BenQ,但又馬上可以察覺到她的存在。
當明基設計師們從國際上捧回一座座沉甸甸的設計獎杯時,他們得到最多的評語是,“兼具實用價值和時尚美感”。實用價值談的是產品技術與設計所能創造的功能性利益,而時尚美感則涉及情感性利益的解決方案。事實上不論德國iF設計獎、日本G-Mark設計獎,但凡世界上念得出名號的各種設計獎項,其評審標準已不再只有“美不美”這一個單一的衡量標準。除“美學理念”以外,參賽作品皆須經過評審團就“實用性”、“創新性”、“可行性”等標準逐一篩選后,才有機會脫穎而出。換言之,品牌要想成為美麗的代言人,單靠工業設計不可能速成,更多的時候還需要結合研發、制造等多個構面的整體性力量,才能發揮出強大的影響力。
BENQ商務投影機 CP120 和CP220
對BenQ而言,技術與設計是推動品牌快速發展的兩大核心能力。單有技術沒有設計不行,單有設計沒有技術也不行,一手抓技術、一手抓設計,兩手都要硬,才是品牌增值(Value Up)的硬道理。擁有了明基二十年遍植3C領域所累積的經驗與實力,擁有了核心技術方面強而有力的支撐,BenQ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由此獲得了更好的施展空間。對BenQ而言,一系列獲獎作品的誕生,就如同一個艦隊的排頭兵,帶動了其它產品系列的關聯銷售;蛟S,旗艦產品不一定是銷量最好的,但是它們卻能夠吸引消費者更多的注意力。通過對購買行為的調查,明基BenQ發現由于價格因素不購買旗艦產品的消費者,通常會選擇同品牌其它系列的產品。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衡量獲獎設計的意義,不可以用單一的利潤回報率來判斷,相比之下,它們所帶來的市場影響力和品牌溢價能力的提升,則顯得更為重要。從市場端的反饋來看,近年來設計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不但推動BenQ品牌成功躋身中高端市場,同時也可令BenQ產品的價格定位,比沒有設計優勢的同類品牌高出20%~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傳統的工業設計概念,BenQ更中意生活設計(Lifestyle Design)的提法。因為前者容易將人們引入“外觀設計”的誤區,而事實上外觀方面的設計,只占10%的比例。唯有針對人類生活形態加以深度思索,仔細研究用戶需求,發揮創意與經濟性的考量兼具,才能讓設計擁有生命力。
液晶電視VL3231
以BenQ概念性液晶產品“八爪魚”為例,其屏幕四周是金屬管連接成的USB接頭,如同章魚觸手般四處伸展。雖然造型前衛、奇特,但又非常實用。譬如其觸手可連接喇叭、風扇、攝像頭、移動電話底座甚至紙夾、鏡子等外設,充分解決媒體廣告等創意從業人員和知識工作者的特殊需要。結合用戶需求,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兼具美感的生活設計,幫助BenQ LCD取得巨大的市場成功。2005年BenQ液晶顯示器全球市占率達9.5%,BenQ液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則穩居第二名的位置。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BenQ液晶國內市場單月出貨量破20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50%。BenQ堅信,唯有具備生活設計能力的品牌,才能不斷贏得人們的心。
千百年前,敦煌壁畫的畫師們透過畫筆和顏料,以繪畫的形式完成人們的愿望;千百年后,人們透過設計與技術,把未經組合的、粗糙的、沒有意義的工業原料進行轉化,生產出反映生活、展現人們對周遭世界想法的各種器物,這樣的工作與當年的敦煌畫師一模一樣。生活設計的能力,正成為追求美感經濟社會里的重要競爭力!但方法人人會用,各有巧妙不同。美的前提既然是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但一旦碰上生活中的難題,就必須能夠提出具有深度思索后的解決方案來。回歸到歷史的源頭,回歸到中華文化的根,明基BenQ由此生發出兩元相容的設計哲學,不單是為了創造“美麗競爭力”,更在為成就華人品牌的世界地位夯實根基。
在成功度過重整籌劃、強化運作以及國際層次三個發展階段之后,BenQ數位時尚設計中心必將進入領導設計的階段,帶領全球華人設計風潮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