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頻道與電視廠商的戰略合作經營方式,實際上對消費者造成了一種誤導。中消協副秘書長武高漢在昨天召開的“等離子電視發展趨勢和市場營銷高層峰會”上,對一些電視臺借高清頻道開播之際與廠商進行的戰略合作提出質疑,同時,他還提醒消費者,目前購買平板電視有風險。
“高清頻道與電視企業的合作經營可能會干預用戶選擇”,武高漢副秘書長表示,
一些電視臺借高清頻道開播之際與廠商進行的戰略合作,如果是在廣告推廣的層面上,則是完全正常健康的市場操作,但如果是借助合作之機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有意的引導或干涉,則有失妥當。武高漢說,這種合作給消費者帶來誤導,以為只有購買了與高清頻道合作的家電企業的產品才能收看到高清頻道,實際上任何物理上達到高清要求的電視都可以觀看高清節目,并不取決于它是否和電視臺進行合作。
武高漢表示,隨著技術的革新,等離子電視在能耗、亮度、對比度、分辨率等方面已經得到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能耗方面,松下等公司的等離子產品已經與同尺寸液晶電視的能耗旗鼓相當。消費者有條件也有權利選擇性價比更高、更為實用的平板產品。
武高漢同時提醒消費者,目前購買平板電視有風險。他說,一些廠商聲稱平板電視不是電視,不適用于電視產品三包規定,這是錯誤的,平板電視不僅應該按三包規定辦事,還應該高于目前的三包規定,“無論等離子還是液晶,都是電視,廠家應該按照電視的相關售后服務條例來提供售后服務,現在換個屏幕要花上萬元,換個零件要花一千多元,這很不正常。”
武高漢認為,如果平板電視售后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會極大損害消費者對于平板電視的消費信心,最終受害的也將是這些電視廠商。雖然武高漢并未特別點出中央電視臺的大名,但不久前松下、日立和國內廠商海信相繼成為央視的高清電視合作伙伴,無疑是這個話題的導火索。對此,家電專家們的說法則要“客氣”得多。“央視的這種高清頻道捆綁高清電視的做法完全是一種企業行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沒有對高清電視出臺一個統一的標準,很多家電廠商都說自己生產的是高清電視,但是這就像有人說自己讀過大學,但是你根本拿不出文憑,怎么判斷你是真的大學生。”
記者同時了解到和央視簽約合作的家電企業要交給央視5000萬元左右的合作費,此外還要獲得央視高清認證標識。在高清標準未定的空白地帶,央視在高清領域早早跑馬圈地,而廠商不惜自吹自擂,紛紛給自己貼上高清的標簽,面對巨大的商業利益誰能不怦然心動。陸刃波表示高清電視在未來是一種發展趨勢,大家都有望看上高清電視,只不過央視先走了一步。但是陸刃波認為“國家標準沒有出臺,企業就會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可能。”所以消費者還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