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LG電子公司計劃通過提高它們工廠的產能,超過其他的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提供商。在液晶電視方面,LG電子公司將與它和飛利浦公司的合資企業LG飛利浦液晶顯示器公司共同努力,通過標準化生產,降低產品的運作成本。…詳情>>
特別是索尼、三星等洋品牌,則以突然降價來搶奪市場。盡管有的外資品牌單臺的價格單次降幅就達四五千元,但是由于本身價格就偏高,大幅降價之后,大多數機型仍然比國產平板要略顯“高貴”。一位營業員告訴記者,其實大多數品牌年前的降價也就在千元/臺左右!詳情>>
節前三天,國家廣電總局悄然對外發布《有線數字電視試點驗收管理辦法(暫行)》,強硬指出“到2006年6月30日,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還未啟動的試點單位,國家廣電總局將取消其試點資格,該單位不再享受試點單位相關優惠政策”!詳情>>
上世紀90年代,由于過渡擴張,中國彩電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在此情況下,國產品牌揮起降價屠刀,“價格戰”在這片土地上持續演繹了十多年,然而這期間,無論國產品怎么降,外資品牌都像約好一樣,絲毫不動。久而久之,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一個“高貴”的形象,加上國產企業內部此起彼伏的“事情”,使其形象持續走低,國洋之間的品牌差距迅速拉開…詳情>>
多家移動通信和娛樂業舉足輕重的公司1月末宣布,成立促進DVB-H標準技術發展與實施的“移動數字電視聯盟”(Mobile DTV Alliance)。聯盟成員包括Intel、Modeo、Motorola、Nokia和Texas Instruments!詳情>>
為進一步鞏固世界等離子電視機盟主的地位,松下公司在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剛剛投入950億日元建設等離子電視機生產線以后,今年1月6日又宣布再投資1600億日元興建全球生產能力最大的等離子面板工廠。預計到2008年松下等離子電視機的年生產能力將在目前基礎上翻一番,年產大屏電視1110萬臺。…詳情>>
今年拉斯維加斯CES消費電子展重頭戲之一是PDP電視與LCD TV兩大陣營正面交鋒,在日韓等離子電視(PDP)面板大廠相繼投入新廠,在技術、畫質、價格競爭力大幅提高下,業者表示,PDP陣營不會坐視TFT陣營在40英寸以上電視的坐大,將加強競爭。…詳情>>
假設平板電視主流尺寸真的被加速提升到50英寸以上,那被迫以相同生產規模的TFT LCD廠商僅在建廠成本便需負擔較PDP近1倍的資金,之后還要加上隨尺寸增加而伴隨增加的材料成本,將使得薄型平板電視產品線全數采用液晶電視的廠商越加吃力!詳情>>
網絡電視(IPTV)在地方推廣的暫時受挫并沒有打消中國電信的熱忱。這家中國最大的固定電話運營商正在做全面網絡升級,醞釀將IPTV向全國鋪開。引人注意的是,中國電信此次選擇部署阿爾卡特一項智能寬帶接入平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稱,這是業界首個可實現100%IPTV業務部署的解決方案,它將令中國電信的寬帶速度提高至傳統ADSL的三倍。…詳情>>
在離春節還有遙遙十余天時,夏普、松下、三星、LG、飛利浦、日立、東芝等諸多外資品牌齊齊大幅比肩直降“跳水”,跌幅動輒四五千元,并全面覆蓋了液晶、等離子兩大產品線。而國內彩電巨頭們終于還是沒能熬過年三十,也開始紛紛下水。廈華37英寸液晶由15980元降為12980元;上廣電50英寸等離子從28800元降價至19990元,創維46英寸液晶更是直降8000元…詳情>>
春節七天的彩電市場,以液晶、等離子為首的平板彩電降價戰成為主導,某國產品牌最高降價1萬元的大手筆更是將這一輪降價風吹向極致。液晶電視到底還能降多少?面對消費者的疑問,廠家稱大屏幕彩電的價格至少還能再降20%,但專家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搶購超低價液晶電視。…詳情>>
2005年,對于國內所有從事彩電生產的廠家來說,都是一個拐點。在這一年中,平板電視真正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與危機,于是,從年初開始來自平板國產系陣營內部的喊殺聲便不絕于耳。事實上,在8大國外平板廠商組成的集團軍內部,斗爭也異乎尋常地激烈。終結了CRT時代,在平板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勢必誕生出新的老大…詳情>>
春節期間標價12990元的42英寸等離子彩電近日出現了小幅上揚,昨天記者在一商場內看到,該款產品標價為13990元。業內人士認為,經歷了春節期間的價格雪崩,平板電視市場價格節后會有短暫的價格恢復,但是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平板市場未來的走勢還是下跌!詳情>>
中外品牌間的斗爭結果初步揭曉,外資平板顯然并沒有得到任何便宜。來自中怡康的權威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全年,國產品牌牢牢占據了市場份額的核心地位,前5名包攬了市場份額的70%。康佳、TCL、長虹、創維“四大家”仍然保持了市場的主力位置,分列前4名,…詳情>>
昨天,記者從各大家電賣場了解到,春節長假期間平板電視、手機成為京城家電賣場的主角。節日期間平均每1.2秒賣出1部手機,1分半鐘就可以銷售出5臺平板電視。記者先后采訪了國美、大中、蘇寧三家連鎖賣場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其中,國美電器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趙寶民向記者表示,春節期間,國美的手機銷售量平均每天在上萬部…詳情>>
日本四大電子廠商近日發表了2005年4至12月份的聯合結算報告,東芝、富士通實現盈利,而先鋒和三洋電機則告虧損。結算報告顯示,東芝和富士通分別憑借占有優勢的閃存和光傳輸系統業務,實現了利潤的大幅增長…詳情>>
據了解,國內共有四十多家有線電視數字轉換的試點單位。但目前,除了青島、大連、太原等城市外,其他城市有線電視向數字電視的轉換工作十分緩慢,推廣的難點在于,接收裝置“機頂盒”的價格和點播等服務的收費難以讓觀眾接受。…詳情>>
中國品牌零售量的占有率達到87.27%,外資品牌只占到12.73%;并且前5名全部是中國品牌,分別是海信、長虹、創維、TCL、康佳。在高端電視格局中也表現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以液晶電視為例:中國品牌在零售量的占有率達到80.39%,外資品牌只占到19.61%;…詳情>>
今后,北京地區數字電視將新增SiTV13個專業頻道:法治天地、七彩戲劇、金色、魅力音樂、極速汽車、勁爆體育、歡笑劇場、游戲風云、全紀實、東方財經、動漫秀場、生活時尚和都市劇場!詳情>>
彩電行業一直盛傳“五年一輪回”的論調。從2000年全行業虧損到2005年彩電行業盈利達到高峰,新的一輪是否重新開始了長虹、TCL、創維和康佳4家國內彩電巨頭近日與深圳市所屬的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深圳聚龍光電有限公司,宣布進軍平板電視的上游產業,生產平板顯示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