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十二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由清華大學、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和昆山維信諾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持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簡稱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專利榮獲了中國專利金獎。…詳情>>
除了9.7寸彩色電子紙屏和19寸可彎曲電子紙外,LG還在FPD平板顯示器大會上展出了多款尖端顯示產品,這其中就包含了引人關注的3.2寸裸眼3D OLED屏、世界上最薄的2.6mm超薄液晶電視以及此前展出的全球最窄4mm間距顯示墻。…詳情>>
全球面板龍頭三星電子又有驚人之舉!據了解,該集團旗下的三星移動顯示器公司(SMD)正規劃準備投資一條尺寸驚人的8.5代OLED生產線,加上裝機中的5.5代OLED生產線,未來三星集團將執全球OLED面板牛耳,預料將對其他面板同業形成不小的競爭壓力。 …詳情>>
每一塊TFT液晶面板,都必須要兩片相同大小的玻璃基板,分別用作TFT陣列基板和彩色濾光片基板。2009年至2012年全球TFT-LCD玻璃基板的需求量將保持15%左右的年均增長率,到2012年全球玻璃基板需求量將超過2.1億平方米,TFT-LCD玻璃基板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詳情>>
11月8日,國內首條4.5代AMOLED生產線一一彩虹(佛山)OLED光電顯示項目一期試生產暨二期開工儀式在廣東佛山市順德區五沙科技工業園隆重舉行。該項目是繼韓國三星之后國際上第二條4.5代AMOLED光電顯示器生產線,引領第三代新型“夢幻顯示器”的發展方…詳情>>
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一度讓眾多科技公司囊中羞澀,不少計劃遭到擱置。友達曾經以經濟原因為由打算停止其OLED面板的投產規劃,不過隨著經濟的好轉,友達也改變了主意。 …詳情>>
用電省、畫質更佳的有機屏幕科技,被視為所有顯示器的未來,但直到最近才展現出主流的架勢,這完全是拜智能手機之賜。 …詳情>>
液晶面板供應一直是困擾手機和平板機產能的瓶頸,其中三星移動顯示屏生產能力供不應求的現象尤為突出,AMOLED屏幕已經制約了多家廠商的手機產品供應,而他們生產的超級AMOLED屏幕目前僅供應自家手機部門,并未在其他廠商的產品中得到應用。…詳情>>
液晶面板供應一直是困擾手機和平板機產能的瓶頸,其中三星移動顯示屏生產能力供不應求的現象尤為突出,AMOLED屏幕已經制約了多家廠商的手機產品供應,而他們生產的超級AMOLED屏幕目前僅供應自家手機部門,并未在其他廠商的產品中得到應用。…詳情>>
LED這個曾經作為霓虹燈的代名詞,卻在彩電領域是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進入的2010年,LED液晶電視更是成商家必推買家首選。然而在LED液晶電視剛剛在市場普及之時,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已被認定為取代LED的新一代平板顯示主流技術。我認為“目前,OLED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中外企業誰撐握了OLED大尺寸化及成品率的技術,誰將抓住OLED電視先機”. …詳情>>
OLED曾一度被追捧為最佳的電視顯示技術,但隨著當今LED背光源液晶電視的日益興起,OLED電視似乎正在被人淡漠。良品率低、價格昂貴、大尺寸難產,種種瓶頸使得OLED電視一度瀕臨退市,索尼、東芝等企業紛紛停止生產OLED電視,OLED電視究竟會突破瓶頸涅槃般成為未來的主流,還是會胎死腹中淡出歷史舞臺?…詳情>>
2010年10月22日,由江蘇省二十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的江蘇OLED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昆山市舉行。 …詳情>>
AMOLED顯示器已經快速融入智能手機和數字相機的應用之中,然而在大尺寸顯示器如電視領域,由于價格太過昂貴,因此難以商用化。但其實OLED顯示器在市場上的最大敵人,并非價格,而是LCD電視。…詳情>>
據中國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消息, 在今年IFA上,最神氣的莫過于3D了:許多公司展出了3D電視、配套眼鏡和相機。當然,如果更注重畫面質量而非效果,也能成為贏家——比如越來越大的OLED顯示屏和超級高清電視。 …詳情>>
AMOLED市場似乎有漸漸增溫的跡象。據報導,2009年AMOLED用于中小尺寸屏幕的市場規模約218億美元,預計今年將達到238億美元。 …詳情>>
日廠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將于2010年9月21日開賣全球首款采用有機EL(OLED)作為發光元件的大尺寸顯示器(Aurora Vision OLED),并展示出尺寸達155寸的OLED顯示器范例照片。…詳情>>
韓國LG電子在“IFA2010”(9月3~8日,德國柏林)上展出了31英寸3D有機EL電視。有機EL的響應速度之快、對比度之大,非常適合3D顯示。此次引人注目之處是采用了被認為是“Xpol”方式的偏光濾光片。…詳情>>
4月16日,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回答了投資者關于技術創新研發方向、VIP技術優
4月11日,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對產品向美國出口情況、美國加征關稅是否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