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目前各大品牌針對智能電視大打“硬件疊加堆砌”牌,從而通過突出硬件參數來贏得用戶的眼球。為此,葉洪林認為智能電視的成功絕不會只靠簡單追求硬件的迭加:因為對于消費者有一個成本問題、有一個使用價值的問題。…詳情>>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變化,電視行業也在技術的進步中不斷的發展,智能化的風潮已經深入到了電視行業的核心。以“智能”和“網絡”為基礎的新型電視,已經成為了現在新型電視的主流。…詳情>>
對于長虹CHiQ電視來說,從1月18日Q1C、Q1R發布到現在完成40-105吋CHiQ電視的全線上市,高密度的產品發布的確是顯現了企業的實力與產品的前景,但是,在互聯網技術發展迅猛的當下,各種不確定外因和內因,也許發展中還會遇到一些“難點”。這些難點解決好了會推動企業和產品快速發展,但如果不能解決好,卻會對企業和產品帶來敗績。…詳情>>
長虹CHiQ的獨特創新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把握了消費者真實的應用需求,并將科技與人的體驗完美融合。這種創新不是簡單的為“新”而新、為追求新技術而新;是為了使用價值和消費者的需求感受而作的創新,是僅僅抓住“消費者都去哪了”這個彩電產業的現實命題而作的創新。…詳情>>
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今天在山東團發言中表示:中國的家電行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與世界企業的技術差距這么小;但這個“窗口期”不會久。企業之間的差距將因為互聯網技術的沖擊迅速拉大。所以,產業調整不是想不想調整的問題,而是不調整必然死亡。…詳情>>
今年是穆剛是轉投夏普第二個年頭,在經過去年大半年的磨合和鋪墊之后,穆剛今年要對夏普進行“轉型”,從公布轉型的措施來看,每一步都非常有針對性,在擁抱互聯網的同時,也注重產品品質和色彩,在產品和市場營銷方面做平衡,打破了過去夏普以往只執著高高在上的品性…詳情>>
“如何才能讓投影大屏真正走進家庭呢”?老梁這么多年始終都圍繞這個市場課題在苦心鉆研,十余年來推出形色各異的投影顯示裝置,花費老梁數百萬家底,但也一直沒有研究出一款能真正撬開家用娛樂市場的“產品”。這樣的苦悶局面,直到2013年才讓老梁找到打開市場“閥門”的密碼…詳情>>
在業界,樂視超級電視更多地被看做是“攪局者”。很多“觀察”人士認為,所謂超級電視不過是一個噱頭,并不能成為市場的主流。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樂視采用的全產業鏈 “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布局威力不小。與其說樂視是電視領域的“攪局者”,還不如說他是一匹很有潛力的“狼”。…詳情>>
電視這一產品,從黑白走到彩色,從笨重走到輕薄,經過了無數次的更新換代。但有一點始終沒變,那就是它曾經一直都是家庭娛樂的核心所在,一家人一起看著電視聊著天,可能就是大多數80后童年的家庭回憶了。…詳情>>
顛覆和繼承,這是一對基本的創新規律。長虹CHiQ就是對這對創新規律在電視產品上的全新詮釋。電視的智能化、互聯網化,不應該是對PC或者手機的抄襲,不應該是簡單的模仿;特更應該是結合了電視自身的特質的二次創新。…詳情>>
2014年1月,中國超高清電視市場持續升溫,各大電視廠商紛紛推出4K電視新品,而在整體市場上,超高清電視的關注占比持續上漲,達到13.2%,首次超過高清電視。從本月品牌關注格局來看,由于市場還不穩定,產品價格相差巨大,消費者的關注重心也時刻變化,導致本月品牌關注排名變化頻繁,康佳和長虹成為本月最大的贏家。…詳情>>
2014年1月,中國智能電視市場的市售產品數量共計480款,分屬18家主流品牌廠商。在整體市場上,智能電視持續升溫,集中了44.4%的消費者關注度。從品牌關注格局來看,本月前三甲品牌位置保持不變,三星雖然繼續領跑,但關注比例出現大幅跳水。…詳情>>
1960年5月索尼推出了世界第一臺晶體管電視TV8-301,1968年10月索尼推出了世界第一臺采用特麗瓏顯像管的彩色電視KV-1310,1994年索尼推出了一騎絕塵的WEGA貴翔圖像處理引擎,在CRT電視時代,索尼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但由于對平板電視市場的錯誤預判,索尼在2004年才推出BRAVIA液晶電視,導致從2004年起持續虧損至今。…詳情>>
近年來彩電市場新概念不斷:3D、智能、4K、OLED、互聯網電視……每一個都被認為是彩電產業的未來。在這么多的“未來”里面需要思考“何去何從”的不僅僅是消費者,更包括每一個彩電企業。 …詳情>>
日前中怡康發布了2013年中國電視市場數據報告,海信、創維、TCL、長虹、康佳、三星、夏普、索尼、海爾、三洋成為零售量份額TOP10的品牌,從這份數據報告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電視市場的一些現狀,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詳情>>
手機產品受智能化因素強烈沖擊而重新洗牌后,由于互聯網企業的混戰,彩電業或將迎來重洗牌。在今年,除了傳統彩電企業將推出多款新品外,互聯網企業也將有所行動。這必將成為2014年家電業最“High”的興奮點。…詳情>>
消費者不看電視是對的,“因為你沒有給他們看電視的理由”:這是長虹董事長趙勇,對目前消費者逃離“電視娛樂”的現狀做出的評價。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電視企業,做出如此的判斷,已經深刻說明電視產業變革的必要性。…詳情>>
國微把國內定為一個專業的細分市場,但是為了能夠抓住不同的人群,CAM包括雙向的CAM主要抓的是看有線這塊的內容,將來互聯網這塊的也是國微發展的重點。在互聯網這塊,國微之所以進軍,一方面是看重OTT將來會走付費的道路,而付費就要有DRM加密,而加密,無疑對國微公司是最有利的…詳情>>
2014年,松下、東芝等日資品牌均在中國市場加速“瘦身”彩電業務,就連索尼也在近日宣布將分拆電視業務,針對其電視業務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舉措,未來聚焦移動產品線中的手機和平板業務。相對于日企情況,中韓彩電企業則借助智能逐漸崛起。而本土企業創維、長虹、海信和TCL等品牌穩坐國內一、二線城市市場,在四、五級鄉村市場也非常活躍,將智…詳情>>
2014年1月份,CES展會還在大談“一個索尼”戰略的日本消費電子巨頭,在2014年2月初不得不承認其“糟糕的經營”現狀:包括彩電業務連續十余年的虧損并未結束、出售PC業務、分拆彩電業務和2014年的再次裁員!…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