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間,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顯示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京東方(京東方A:000725;京東方B:200725)發布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億元至19億元…詳情>>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位工程師Stephen Chou發現了一種廉價的LED制作方式。該項技術能夠讓LED面板更加明亮、高效、長壽,清晰度提升5倍之多。 …詳情>>
15日,半導體顯示領域龍頭企業京東方(BOE)發布公告,稱注資美國Meta公司,布局增強現實技術。到2018年,增強現實技術產品將從2013年的6000萬臺,激增至2億臺,年復合增長率達27%。…詳情>>
8月15日,TCL集團發布2014年中期報告,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37.93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凈利潤19.79億元,同比增長85.7%。…詳情>>
據日經電子消息,近日,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日本顯示器(JDI)、索尼和松下宣布,四家單位已達成最終協議,合并索尼與松下的有機EL顯示面板研發部門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名稱為“JOLED”,預計于2015年1月正式運營,目前管理層人員正在選拔中。 …詳情>>
Thomson Reuters報導,三星SDI(Samsung SDI Co Ltd)1日宣布,公司計劃在11月30日以前終止所有的等離子顯示業務,未來將聚焦在能源、零組件事業。截至臺北時間1日上午9時52分為止,三星SDI逆勢上漲2.47%、報166,000韓元!詳情>>
最近有消息爆出,三星欲出售面板設備給中國企業,之后該工廠投產的重心目前還不明確,可能是小尺寸高分液晶面板,也可能是OLED面板。這種現象意味著,三星這種頂尖的國際面板企業已經開始戰略轉移的步驟,雖然目前還不明確,但是不管是韓系的三星、LG,還是日系的松下、索尼等傳統強勢的面板企業,如今都面臨非常嚴峻的情況,尤其是在大尺寸領域…詳情>>
自1998年OLED顯示產品首次獲得商業應用以來,對大尺寸OLED顯示面板制程技術能否實現的探討就沒有停止過。2014年,一方面LG傳出成品率70%和8.5代量產線下半年投產的好消息;另一方面三星則推遲了8.5代線產品的投產和建設速度——OLED到底行不行,再次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詳情>>
夏普公司最近展出了“自由形狀”顯示屏,基于IGZO技術和其“獨有的電路設計方案”,可以提供給顯示屏的柵極驅動不同的安裝方式。這樣就不必拘泥于顯示屏必須是方形,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設計。…詳情>>
韓國媒體ETNews 18日報導,三星旗下面板公司Samsung Display以及LG Display正在研發結合生物科技的面板,以后只要看電視就能消除臉上皺紋,而且還會有沐浴在陽光下的效果。業界消息顯示,韓國面板業者想運用波長為454納米、524納米與616納米組成的RGB三原色,開發出能夠改善健康、衛生的功能!詳情>>
5 月 26 日消息,《路透社》報道稱,作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屏制造商,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正考慮與索尼和松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OLED)。…詳情>>
NPD DisplaySearch今天表示,到2017年全球專業制圖顯示器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超過3%。戴爾(Dell)引領了2013年全球專業制圖顯示器的出貨量,占34%的市占率;不過從總收入看,藝卓(Eizo)為全行業最高,達2,200萬美元。…詳情>>
平板顯示器雖然不能整體變得更大,但是它們卻逐漸變得更薄、更輕、更亮、更鋒利以及更彎曲。全球數字面板制造商LG Display(簡稱LGD)日前表示,將在美國圣地亞哥即將舉辦的國際信息顯示學會顯示周(SID 2014)上展示一系列新的顯示器!詳情>>
醫療影像顯示器2013年至2017年的復合成長率高達9%,又是屬于高毛利的產品,友達與群創積極跨入醫療影像顯示器,希望未來能占營收比重達5%,有助提升營運績效!詳情>>
小米上周發表兩款新產品,一是沖著iPad mini而來的米Pad、另是當紅的4K2K小米電視2。其中,米Pad多數零組件都采用臺灣供應鏈,面板供應商是友達、夏普;觸控面板供應商則是勝華,鴻海負責組裝。…詳情>>
據HIS科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經歷了2013年底電視和平板電腦面板出貨創紀錄的大爆發之后,2014年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LCD)面板呈現“溫和的季節性下降”趨勢。 …詳情>>
據HIS的最新數據,繼2013年最后三個月創下出貨量記錄后,2014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呈現出“平緩的季節性下降”趨勢。 …詳情>>
依據國內法人對群創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Q1因成本控管得宜,加上Q2產品出貨量增加,改善庫存問題,上半年表現優于市場預期,預期下半年在TOD發展及大陸市場的帶動下,營運將逐步上揚!詳情>>
藍黛科技表示,公司產品未直接出口美國,目前整體受美國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較小。公司將持續跟蹤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