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也隨之急劇增加。據統計測算,當前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固體廢棄物總量的40%以上,成為城市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潛在隱患。2025年3月2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廣州市召開全國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現場會。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建筑垃圾治理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堅持階段性集中整治和常態化嚴格監管相結合,持續推動整治工作。要分年度組織重點攻堅,每年利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集中整治建筑垃圾偷排亂倒、無序堆放、處置場所建設滯后等堵點卡點問題。要補齊短板,不斷完善長效機制。加快編制建筑垃圾處理相關專項規劃,加強用地保障,推動設施建設,支持設置臨時貯存設施;實施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更新,推進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推行電子聯單管理,建立產生、運輸、處置全過程管理制度。
數字政通作為國內智慧城市核心應用與運營服務提供商,在城市治理領域深耕多年,積極響應《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住建部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中對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要求,聚焦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主體協同難、運輸過程追溯難、資源化利用水平低等難點問題,融合大數據、AI、GIS等技術手段,創新打造“產-運-消-利”四位一體的建筑垃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體系,通過數據全面歸集和AI智能分析研判,對建筑工地、渣土運輸車輛、消納場進行統一智能化監管,破除“三黑”問題。目前,數字政通已為沈陽、石家莊、珠海、威海等十余個城市提供建筑垃圾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各級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與水平。
沈陽市“控渣土”智能監管新模式:科技賦能精準管控
為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破解渣土車違規運輸、揚塵污染等難題,沈陽市城管執法局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積極探索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模式,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以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推出了“控渣土”智能監管智能化應用場景,實現對全市3800多輛渣土車運行狀態實時監控、違規問題智能預警、運輸過程在線監管。
01智能監管:從人工核查到智能識別
傳統的渣土車管理主要依賴執法人員設卡攔截進行檢查,這種方式不僅耗費大量人力,而且難以實現全覆蓋。目前,沈陽市通過“控渣土”場景建設,接入公安安管平臺卡口照片、城鄉建設局工地信息、生態揚塵監測點位數據,結合AI識別、大數據分析和GPS定位技術,構建了多種智能算法模型,可精準識別疑似未密閉運輸、未經核準運輸、定位異常、疑似裝卸點等違規行為,同時鎖定違規證據,極大提升執法查處效率。系統通過對渣土車運行軌跡的實時監控,可以快速發現車輛是否偏離規定路線或進入非法消納場,自動上報異常預警,執法人員可迅速采取行動,避免違規行為進一步擴大影響。由傳統的沿街巡查、設卡攔截轉變為現在的非接觸執法模式,技術賦能推進了沈陽渣土車監管執法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執法效能。
02優化服務:數據整合提升企業效率
在企業服務側,“控渣土”場景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往企業在辦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時,審批人員需要對運輸車輛是否納入清單目錄進行人工查驗,流程繁瑣且耗時較長,各個環節很難實現公開透明。現在通過打通“建筑垃圾管理平臺”與營商局“一體化平臺”的數據壁壘,企業可以直接調用建筑垃圾管理平臺的車輛信息,極大縮減了人工查驗周期。同時,審批數據會實時傳送至建筑垃圾管理平臺,執法人員可通過查詢車牌號直接獲取車輛的審批情況,從而減少執法檢查中的攔截查證環節,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03責任落實:嚴格管理建筑垃圾處置
沈陽市嚴格落實“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明確了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責任主體。工程施工單位或受委托處置建筑垃圾的單位,必須按照《沈陽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到項目所在地審批部門辦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手續。未經核準的,不得擅自處置建筑垃圾。此外,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需分類堆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可資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將被送往專門的資源化處理廠,居民裝修垃圾則集中收集后分類處理。目前,沈陽市已建成多個資源化處理廠和消納場,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建筑垃圾處置網絡。
04成效顯著:科技助力城市治理升級
自“控渣土”場景上線以來,沈陽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1)精準管控:全市87家企業的3800余輛渣土車均已接入平臺,年在線率達99.4%,精準掌握車輛的實時位置、運行狀態和運輸軌跡。(2)智能研判:通過數據碰撞和算法分析,系統能夠精準識別違規出土、違規傾倒、交通違法等多種違規行為,極大地減輕了執法人員的工作壓力。(3)規范作業:通過管理手段提升,便利企業辦事流程,提升各渣土運輸企業作業的規范性,運行以來立案查處案件數環比下降73.8%,散流體違法違規案件明顯減少。
未來展望:“破土”智行,技術革新,打造智慧城市新樣板
立足智慧城市治理新起點,2025年,數字政通將矢志創新,緊跟國家政策要求,聚焦“技術迭代+場景深耕”雙輪驅動,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持續強化AI算法、物聯感知與數據治理能力,緊跟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要求與各地政府建筑垃圾管理需求,深度參與行業政策研究與標準制定,推動建筑垃圾治理與智慧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我們致力于打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案例,攜手各級政府與行業伙伴,構建從源頭管控到資源化利用的全鏈條智慧治理體系,以科技之力守護城市生態基底,為我國城市治理現代化與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政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