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經意間,基于COB技術的Micro LED已從概念走進現實,從小眾走向普及,市場規模正快速放大,引領全球LED顯示行業步入超高清時代。
根據GGII數據,2022年中國COB顯示產品銷售額已超過15億元,占整個小間距LED顯示市場的份額約為8.52%。GGII還預計,隨著更多的廠商加入COB陣營,以及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2023年COB顯示市場規模有望接近25億元大關,占整個小間距顯示市場的份額將超過15%。
基于COB技術的Micro LED顯示技術的應用市場主要聚焦在超大尺寸顯示應用和超小尺寸顯示應用領域。目前,Micro LED在超小尺寸顯示領域的技術應用尚未成熟,但在超大尺寸顯示領域已逐步走向成熟,在會議、指揮中心、展館等顯示市場得到了大規模應用。
COB顯示技術的崛起之路
實際上,基于COB技術的Micro LED作為一種跨時代的新型顯示技術,能夠走到今天,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其道路并不平坦。
A股上市公司雷曼光電(300162.SZ)作為我國COB顯示技術的探路人和引領者,其在COB領域的發展經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COB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
雷曼光電早在2013年就開始對COB技術進行可行性研究,并于2014年開始立項對COB技術進行研發。當時COB技術對整個行業來說還比較陌生,其超高的技術難度、高昂的成本以及應用前景的不確定性讓很多廠商望而卻步,當時涉足COB領域的國內企業寥寥無幾。盡管如此,雷曼光電仍然看好COB技術前景,在COB技術方面進行了長期的、大力度的研發投入,并最終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據雷曼光電技術研究中心高級總監屠孟龍透露,COB技術不同于傳統的SMD貼片工藝,其產品涉及多個環節,加之早期PCB基板價格非常昂貴,導致COB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雷曼光電最早研發COB時,PCB基板成為了首要攻破的難題,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要保證LED顯示屏的顯示品質和效果,這對整個微顯示產業鏈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因此雷曼決心要做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PCB基板,聯合多家供應商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經過長期的研發和技術突破,雷曼光電于2018年正式推出并量產基于COB先進技術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及解決方案,成為全球率先掌握COB超高清顯示量產技術的企業之一。之后,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雷曼光電基于COB技術的Micro LED產品線逐漸豐富,并于2021年發布了首款面向C端的消費級巨幕產品,邁出了從To B到To C的關鍵一步,完成了公司COB顯示產品在專用顯示、商用顯示與家用顯示三個賽道的全方位戰略布局。
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先發優勢,雷曼光電的COB產品牢牢占據市場優勢。根據權威機構迪顯(DISCIEN)發布《中國LED小間距市場研究報告》,在中國大陸地區LED小間距COB市場,雷曼2022年銷售額和銷售量均位居行業第一。
超高清時代COB優勢凸顯
可以說,雷曼光電以其深厚的LED封裝底蘊,成功將COB從技術方案打造成讓人眼前一亮的可靠性產品,從而帶動整個COB產業鏈共同進步,其巨大的示范效應引領COB技術在中國LED直顯行業漸趨佳境。
有機構調研發現,隨著顯示產品向超高清時代發展,COB產品的優勢更加凸顯,LED顯示的下游市場客戶對COB顯示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在此背景下,已有越來越多的廠商跟風布局COB顯示領域。在近期舉行的北京InfoComm China 2023上,有近半數的廠商都展出了其COB顯示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COB正深入人心。而更多廠商的入局也會讓COB加速成為LED顯示行業的主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