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海信商用顯示主辦的“三個課堂教學模式探索研討會”在貴州省凱里市圓滿落幕。活動以“科技引領數字化變革 共創教育美好未來”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學術界、教育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就數字化教育的技術研究、模式創新、教育數據與人工智能應用等多個方面做出主題演講和分享,并探討了數字化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
加速“三個課堂”建設
讓城鄉師生共享優質資源
近年來,隨著教育數字化的大數據建設的快速發展,以“三個課堂”為代表的新型課堂形式成為破解辦學難、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的有力抓手。用好“三個課堂”,探索鄉村“互聯網+教育”發展新思路,有利于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斷貧困代際傳遞,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未來人才支點。
活動中,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軍,作了主題為《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智慧學校建設》的分享。
劉軍從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內涵和智慧學校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提到,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智慧學校的建設,要以培養“智慧人”為目標,調和教育教學機制和行為,而不僅僅是硬件環境的建設。
隨后,貴陽市花溪區教育培訓研究中心電教辦公室主任余曉奇作了題為《共同體生態圈下,“雙師課堂”助推區域薄弱學校均衡發展探索》的演講。他分享了花溪區“雙師課堂”建設的經驗及成果,讓在座嘉賓受益匪淺。
海信持續探索“三個課堂+”建設
為教育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一直以來,“三個課堂”作為推動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受到教育行業的廣泛關注。作為最早一批投身智慧教育業務的廠家,海信商用顯示持續探索“三個課堂+”建設,為教育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活動中,來自海信商用顯示的高級產品經理馬本順分享了海信關于“三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他提到,發展至今,海信智慧教育推出了“三個課堂+”線上線下融合解決方案,布局五大應用終端,可滿足遠程教學、常態錄播、居家網課等教育教學場景,具備大并發、低延遲、部署簡單等特點,可支持上千間教室同時上課互動,已成為推動優質教育資源流動的重要舉措。
目前,海信“三個課堂+”線上線下融合解決方案已在貴州、廣西、湖南、山西、浙江、山東、河南等多個區域成功落地,讓城鄉師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傳統課堂插上數字化翅膀。
未來,海信智慧教育將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探索教育軟硬件建設,為教育數字化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