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50.28 億元 ,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1.46 億元,同比上漲 244.13%,各業務板塊在行業底部韌性強勁。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下降至 5.75%,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增漲至49.41 億元。后續,公司將繼續優化業務結構,充分發揮垂直一體化產業鏈戰略布局優勢,打造科技型集團化公司。
業務布局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智慧顯示、智慧家庭組網及 LED 全產業鏈。報告期間,智慧顯示與智慧家庭組網作為穩定公司收入利潤的基本盤,持續做強做大。同時,公司持續深化 LED 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一方面全方位發揮 LED 垂直一體化的優勢,完整搭建 Mini LED 背光及 Mini/Micro LED 顯示兩大垂直產業鏈;另一方面,確保每一個產業鏈環節具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優勢,聚焦龍頭。
(一)智慧顯示與智慧家庭組網穿越行業周期,穩固收入利潤基本盤
1、智慧顯示持續做大做強,布局多顯示,打開更多成長空間智慧顯示是公司的核心業務板塊,產品涵蓋各主流尺寸的液晶電視、電腦顯示器、Mini LED 顯示屏等,逐步構建智慧顯示行業的產業集群。
電視 ODM 業務多年來保持行業第一梯隊,依據洛圖科技的數據,報告期內公司 ODM 業務出貨量為 850萬臺,出貨量居行業前列,海外市場仍然是公司的主要銷售市場,公司努力開拓除北美以外的如東南亞、南美、歐洲、中東非等市場。鑒于國內存量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海外增量需求強勁,公司將繼續重點開拓海外增量市場,以保證出貨量的穩定增長。同時,長期來看大陸面板廠擴產后 LCD 面板資源充裕,保證了供應鏈的穩定,公司將持續開發國際 A 類品牌客戶并提升 A 類品牌客戶占比。
除此之外,公司定位智慧顯示市場,布局多品類顯示。依托現有的客戶資源及集團產業鏈協同優勢,陸續開拓顯示器、Mini LED 顯示、投影等多顯示品類,為客戶提供多顯示產品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
2、智慧家庭組網產業鏈橫向、縱向延伸,逐步搭建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報告期內,受益于《“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及國內千兆寬帶網絡升級,數字化深入,超高清及 5G 應用的大力發展,作為網絡建設基礎設施的公司網絡通信終端設備增長強勁。完成了 WiFi6 路由器,XG-PON 網關產品升級,以及高清智能攝像頭的開發,更大程度豐富了國內外運營商的終端產品需求。
網絡通信終端,依托通信應用領域的多年沉淀及集團產業鏈協同優勢,產業鏈向上延伸,以實現從整機到核心部件的拓展,開拓更多利潤增長點。
IoT 智能終端,依托多品類拓展及重要大客戶的開拓,逐步搭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健康兩大 IoT 終端應用集群。其中智能家居將以家居智能化需求為出發點,開拓智能門鎖、新型清潔電器、家庭看護攝像頭等終端品類;智能穿戴健康以日常健康監測需求為方向,開發適合老年康養,行業定制的終端和平臺管理終端產品。
未來公司以網絡通信終端為基礎,搭建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健康兩大應用終端的多品類拓展。同時,為滿足生活智能化的剛性需求,通過產業整合,逐步實現 AI+IoT 的轉型。
(二)LED 產業鏈各環節百花齊放,Mini LED 垂直一體化布局進入收獲期
公司在 LED 產業領域實現全方位深度布局,包括上游芯片、中游封裝、下游照明及顯示應用。公司在LED 產業鏈實現了 “藍寶石平片→圖案化基板(PSS)→LED 外延片→LED 芯片→LED 封裝→LED 背光/ 照明/顯示應用”全工序全產業鏈布局。公司發揮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優勢,增強產業鏈各環節在周期低位的韌性及景氣度回暖之后更大的彈性,同時產業鏈各環節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確保各環節擁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優勢。報告期內,各環節合力布局 Mini /Micro LED 垂直產業鏈,提升各環節在 Mini LED 市場份額,并推動公司逐步實現 Micro LED 的產業鏈各環節技術突破及商業化應用的開拓。
1、LED 芯片,高質量發展奠定行業領導地位
兆馳半導體 2022 年實現收入 16.43 億元,凈利潤 3.13 億元,是全行業唯一一家全年滿產滿銷及扣非后較大幅度盈利的芯片廠。公司在南昌投資建設 LED 芯片研發及生產基地,依托集團信息數據系統、全套自動化生產設備、業內最大的單一主體廠房及全工序布局,已實現全智能化生產的現代化智造公司。
(1)單一廠房全工序布局、全光譜覆蓋
LED 芯片廠生產氮化鎵(GaN)和砷化鎵(GaAs)芯片,經過多年積累已構建全光譜的產品領域(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具備“藍寶石平片→圖案化基板(PSS)→LED 外延片→LED 芯片”全工序獨立制造能力,能夠在單一廠房內實現全工序智能化生產。
(2)產能規模及運營管理
LED 芯片廠是全球最大的 LED 芯片單一主體廠房。截止目前,公司主要生產設備為中微 A7、中微Unimax、Aixtron 2800G4-TM,可用于生產氮化鎵和砷化鎵 LED 外延片和芯片,其中報告期內新增的 52 腔中微 Unimax 及配套生產設備將用于生產 Mini LED 等高附加值產品,滿產后公司 LED 芯片月產能可達 110萬片 4 寸片。盡管全球 LED 終端需求疲軟,報告期內,公司全年產銷比 98.5%,實現全年滿產滿銷的生產經營目標。
(3)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占比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占比。公司的通用照明、傳統背光產品已占據主要市場份額,高光效照明、倒裝&高壓特種照明、Mini LED 背光、RGB 顯示產品市場份額陸續提升。隨著公司擴產項目的持續放量,公司將陸續提升高端照明、Mini LED 背光、Mini RGB 顯示的市場份額,并逐步實現車用 LED、紅外、植物照明等各高端細分領域全覆蓋。
(4)研發與技術創新
產學研方面,通過自主關鍵技術攻關,聯合南昌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資源進行產學研合作。2022 年,公司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專精特新企業創新 50 強(2022 年排全國第五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榮譽獎項。
專利方面,公司擁有近 300 項自主研發專利,并獲蘇州立琻半導體有限公司從韓國 LG 公司收購的百余項全球 LED 芯片核心專利的授權許可,保護范圍包括 PSS 襯底,LED 外延結構,LED 芯片結構等領域,覆蓋美國、歐洲、日韓及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為公司產品出海戰略保駕護航。
技術創新一直是公司實現高質量運營之根本,一方面技術創新持續不斷開拓更高價值的產品,攻堅高端市場,布局公司未來之路,另一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提升效率、成本降低的技術創新。研發是產品設計方案的源頭,研發端的技術創新可以解決“既要產品高性能、又要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可行性問題,配合生產工藝各環節的工藝創新,以技術創新帶領公司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具體到公司產品規劃的技術創新層面,一方面,做更多更大的芯片(附加值高的芯片),提升發光效率,提升產品價格,彰顯品牌價值;另一方面,做更小的芯片,在保證同等光效前提下,在同等大小晶圓上切割更多更小的芯片,使得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單顆芯片成本大幅下降。
未來戰略布局規劃
作為化合物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智造商,根據長期戰略規劃,公司將逐步實現 Micro LED、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布局,公司積極布局 VCSEL、光模塊及光通信器件、射頻器件、電力電子器件等,完善化合物半導體芯片的技術積累,以實現應用領域的全方位覆蓋。
2、LED 封裝,嚴冬下夯實經營硬實力,有望“春暖花開”
2022 年兆馳光元實現收入 25.47 億元,凈利潤 0.86 億元,LED 封裝業務主要有 LED 器件及組件兩類產品,根據應用場景,產品定位于照明、背光和顯示三大主流應用領域。
LED 背光已成為三星 LED、索尼、LG、夏普、康佳、創維、TCL 等國內外知名電視機客戶的長期合作供應商。在 Mini LED 背光方面,公司主打 Mini POB、Mini COB 兩種技術方案,2022 年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品牌客戶,主要用于電視機、顯示器領域,并已占據市場較大份額,后續公司將利用已有的 Mini LED成熟技術攻堅車載背光市場。照明產品方面,公司已在通用照明、高光效照明、健康照明等領域夯實,在細分領域,公司利用自有 Mini LED 車載技術及大功率陶瓷封裝技術的儲備,針對車內氛圍顯示、剎車、日行、示闊、頭燈等應用提供 LED 封裝解決方案。在 LED 顯示領域,公司將 Mini LED 與 IMD 封裝技術相結合,發布 Mini RGB、小間距及戶外顯示產品。
3、以 COB 顯示為代表的 LED 應用板塊,銳意進取,勇攀高峰
基于上游芯片、中游封裝產業鏈整合,公司 LED 應用板塊已經擁有成品照明燈具、電視背光及 COB 顯示三大應用業務。
LED 顯示是目前 LED 應用最具成長動能的板塊,兆馳晶顯采用倒裝芯片,配合 COB 集成封裝工藝,為客戶提供 COB 面板。報告期內,公司已有 600 條 COB 封裝生產線,已實現 P0.93-P1.56 的 Mini RGB 4K 顯示面板的量產。
兆馳晶顯通過突破巨量轉移技術難點,全面革新生產工序,獨家聯合開發核心生產設備,并在工藝方面,從箱體結構、電源供電、圖像控制卡應用以及燈板顯示矩陣排列等多維度進行創新,大膽打破行業固有的生產流程,已經實現量產化的直通率及良率業內領先。兆馳晶顯秉承集團消費電子產品的制造設計理念,業內首創“HUB 板、信號接收板、電源板”的三合一主板設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信號接收卡、內部無線材鏈接,實現裝配的極簡化設計。
在市場開拓路徑方面,公司遵循大尺寸顯示應用從 Mini LED 向 Micro LED 技術演變的路徑,以小間距、微間距為切入口,后續逐步開拓 P0.5 以下的 85 英寸以上高端電視,最終實現公司從“智慧顯示”中來,最終走向“面向未來的終極顯示”消費電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