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消費市場,投影儀產品再次“火遍全球”。行業人士指出,2022年雙十一是電商購物節、世界杯主題的雙重疊加。且考慮到雙十一后世界杯會持續一個月時間,覆蓋了“感恩節”假期,因此感恩節消費也部分“前移”到雙十一前后。
近日,速賣通公布了今年海外雙十一的全球十大熱賣商品中,投影儀赫然位列首位。特別是在卡塔爾所在的中東地區,近三個月,國產投影儀銷售額同比漲了120%。國內市場,美團數據顯示,世界杯開賽前三天,平臺投影儀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211%,環比增長27%;在世界杯開賽首日(11月21日),京東投影儀成交額同比增長240%——投影儀消費正在全球市場與世界杯碰撞出“激烈火花”。
投影儀看球,中國隊領先
根據速賣通美國站BSR前100的數據顯示,投影儀的賣家集中度較高,達到71.6%。其中,中國投影儀產品的市場認可度高,中國賣家(含香港地區)在BSR前100中占比高達88%。
另據行業人士觀點顯示,國內投影儀產業鏈,以終端產能算已經占到全球的7-8成以上。全球投影儀中國造、全球投影儀消費中國市場占據近半壁江山、中國造投影儀半數出口海外。國內投影儀產業已經形成從光源、鏡頭、到整機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并具有創新性和經濟性的雙重競爭力。
而與足球運動匹配,投影儀具有“大屏”的特色。滿足了大賽場、多人觀球社交下的,大屏幕欣賞需求。同時,對比于其它大屏顯示解決方案,如液晶電視、LED大屏等,投影顯示也具有價格低廉的特征。特別是世界杯比賽有相當一部分位于晚上,更是有利于投影儀產品回避“環境光”干擾問題。
事實上,每屆世界杯都會是大屏顯示設備的盛宴。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還有新冠疫情導致的宅經濟加成,進一步促進了“大屏看球”市場的崛起。
總量占有,質量有待升級
在投影大屏世界杯“賽場”上,中國隊也并非“全贏”。速賣通美國站BSR前100的數據顯示,我國投影儀產品領先銷量主要集中在50-150美元價位。
通過產品主要價位既可以看到,國際市場暢銷的我國投影儀,以價格低廉的單片式LCD機型為主。我國產業界對于這一類型產品的優勢在于,擁有完整的國內產業鏈,上游不受置于人。但是,我國產業界在這一類產品上的缺陷也比較明顯:
第一是,產品單價低、利潤微薄。第二是,產品市場品牌化程度低、市場分散。據有關研究表明,國內投影儀產業目前大約有近200家單片LCD投影終端品牌。即便LCD投影全球市場需求是千萬級的,達到1500萬臺/年左右,但是,國內單一品牌規模很難有超越百萬臺的。市場分散,內卷競爭激烈,價格手段成為主要競爭力,導致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嚴重。
當然,國內投影品牌除了在國際市場上銷售低價格的單片LCD機型外,也有中高端產品的海外市場布局。極米、峰米、小米等優秀的國產投影品牌都已經走向國際。其中,極米作為行業排頭兵,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89.83%。
但是,在中高端市場博弈,國內本土品牌普遍面臨海外市場傳統投影巨頭的競爭壓力。特別是在上游光閥這一核心器件上,我國尚未實現中高端光閥產品的“本土替代”:無論是DLP還是3LCD、3LCOS都需要進口。DLP投影光閥基本由美國TI獨家制造,3LCD和3LCOS光閥的供應商是日本索尼與愛普生。
國際光閥供應商,通常在下游客戶之間采用“競爭平衡戰術”。某種角度看,本土品牌在國際投影儀市場銷量,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上游資源獲取”能力。這導致本土中高端投影儀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發展步伐“始終受制于人”、“不得不畏首畏尾”。
“大規模暢銷的單片式LCD投影儀,世界杯期間是被很多球迷作為‘一次性消費品’購買的!”業內人士指出,“有量乏質”,是本土投影儀海外市場熱銷背后的痛點。千元機占據國際市場主流,不應該是國內投影產業鏈的終點,而應當是起點!
提升質量,打造消費升級的新供給
面對世界杯帶來的這輪國產投影全球走貨,行業人士更多在表示“只有質量做起來,國內投影產業才能稱得上真的強”!
一方面,本土高端光閥上的突破,近年來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產品發布、量產的消息不斷,但是終端產品不見蹤影。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因為國內光閥產品的品質,還不足以撐起中高端產品;同時國內主打中高端產品的投影品牌亦在供應鏈上高度依賴海外巨頭,不敢輕易增加新的核心供應商——至于外資投影品牌,更沒有理由率先嘗試本土中高端光閥的可能。
另一方面,本土1LCD機型的發展,亦進入一個嶄新的快車道。對此,瑞格爾表示,以新一代LED光源、新一代LCD液晶光閥、新一代散熱系統、新一代全封閉光機等為特點的國產單片式LCD投影儀,正在進入一個“質量品質全面升級”的時刻。這些創新變化將進一步夯實本土單片式LCD投影的產業優勢,同時推動這類產品的應用體驗“登堂入室”,贏得更多的客戶方口碑。
對于后者,行業認為,也許單片式LCD投影的持續升級和創新,是本土投影品牌打破海外市場“成長瓶頸”的機遇所在。因為這一技術體系具有低成本特征,更適用于普及市場;同時,本土企業掌握全部產業鏈環節,能夠實現長期的不斷的技術演化和創新:業內人士認為,從中低端開始向中高端升級,是本土投影儀做強的一個可選路徑。相比一次性突破中高端光閥的困境,可能在市場端分階段升級更具有可行性。
總之,我國投影儀產業已經建立起以“一定規模”為基礎的產業能力。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必然包含“品質和質量升級”的需求。沒有任何企業甘愿永遠做底層的打工仔。努力實現基于自主創新的產業升級,是我國投影儀產業在“做大”之后的必然任務和使命。期待下一個世界杯,我國投影儀的全球暢銷會更具“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