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顯示的未來必然是微間距,已成為行業的共識。身處新舊技術交替、品牌格局洗牌的行業風口,誰能先行一步,或許就能搶先掌控微間距顯示時代的“未來密碼”。2021年9月16日,東莞阿爾泰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在線上渠道盛大舉辦了“AET阿爾泰2022新品發布會”,從技術、標準、產品等角度闡述了AET阿爾泰在微間距顯示時代的戰略布局。
(圖片來源:AET阿爾泰2022新品發布會視頻截圖,下同)
極·創——清晰的自我定位
做“不一樣”的AET阿爾泰——這是公司總經理趙春雷對AET阿爾泰的總體定調——致力于成為“微間距顯示極創者”。
何為“極創”?也就是極致的創新。眾所周知,微間距LED顯示行業隸屬于半導體領域,不僅具有產業鏈長、覆蓋面廣的特點,其中的諸多環節,還幾乎代表了材料科學、顯示技術、工業制造等領域的尖端成果,特別是近年來,伴隨mini/micro LED技術的崛起,微間距顯示更是被冠以顯示科技“皇冠上的明珠”的稱號,也因此吸引了諸多企業的關注,其中不乏跨國顯示巨頭。持續加大的投資力度,也引發了該領域的創新熱潮。
在小間距LED時代就以“不走尋常路”而頻頻出圈的AET阿爾泰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不僅要創新,更要追求極致的創新,才能在強手如云的微間距顯示競爭中拔得頭籌,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從“芯”出發——堅實的創新腳步
本次發布會,以“點亮芯視界”為主題。如果說極創是AET阿爾泰的目標,那么從芯出發就是起點。趙總透露,當前,公司在芯片自主研發領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突破性的成果,如100微米RGB 3D LED芯片即將量產,氮化鎵紅光芯片成功點亮等等。而AET阿爾泰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兼AET企業院士工作站站長梁文驥通過標準控制架構、全新光電材料研發、標準架構下控制IC和驅動IC研發與傳輸協議的標準化、新封裝技術的開發等,描繪了AET阿爾泰阿爾泰在技術創新領域的布局和成果。
從架構、材料、驅動,到協議、封裝,AET阿爾泰的技術創新囊括了微間距LED顯示從研發到制造的全流程,而這種全流程的極致創新,使得AET阿爾泰在面對微間距顯示時代的全新競爭格局時,能夠以材料、工藝、成本的全方位自主掌控而輕松應對行業的產業格局變化。
事實上,AET阿爾泰從創立之初就確立了依賴自主研發,以極致創新領航微間距顯示時代的企業基因。公司陸續與中國科學院鄭有炓院士團隊建成了Micro LED企業院士工作站,與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合作開發全彩氮化鎵紅光Micro LED,背靠廣東光大集團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從材料到芯片、工藝,全方位攻堅微間距顯示技術。
實力雄厚的研發“天團”加上完整產業鏈的支撐,使得AET阿爾泰得以頻頻亮出令行業刮目相看的創新成果。從業內最早推出標準化16:9的D-MAX產品,到推出全球最早量產0.7全倒裝Mini COB,再到推出巨量轉移全倒裝COB產品,以及最新的BOB工藝的QCOB產品再到Mini/Micro LED微間距顯示標準化控制架構的提出,自研微間距芯片的創新……AET阿爾泰在微間距顯示技術領域的積累和前瞻性科研成果,都成為AET阿爾泰“不一樣”的競爭籌碼。
標準化——統一的競爭接口
AET阿爾泰不是一家顯示屏制造商,而是一家技術型、研發型企業。同樣,在關注技術創新的同時,AET阿爾泰的目光也放在了更加長遠的微間距顯示時代競爭標準問題。眾所周知,在小間距LED時代,LED顯示與LCD、OLED等顯示技術幾乎在應用領域上鮮有交叉,也因此,在小間距LED行業內部, 甚至整個大屏商用顯示行業,LED顯示都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而在面對未來的微間距顯示時代,微間距顯示并將在更加廣闊的應用領域參與到與其他技術的競爭中去,因此,統一競爭標準,統一競爭接口,是容易被忽略,卻具有關鍵戰略性意義的一環。
AET阿爾泰副總經理兼深圳未來芯總經理金濤,為觀眾介紹了兩款全新產品——AT系列QCOB標準化“吋”顯示單元,以及黃金比例渠道模塊。AET阿爾泰副總經理兼東莞未來芯總經理許樹標帶來全倒裝Mini/Micro LED COB產品——NX系列,以及高端戶內外小間距LED顯示產品——QR系列。標志著AET阿爾泰從標準和產品端,已經做好了全面進軍微間距的準備。
為微間距而生——科學的集團架構
事實上,AET阿爾泰的“不一樣”還體現在集團的布局架構上。成立自2015年的AET阿爾泰,在LED顯示圈子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后來者,但公司完備的產業鏈優勢和科學合理的企業結構,都為阿爾泰的創新前行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趙總介紹,當前,公司已形成了“1+2”的企業布局:
母公司AET阿爾泰,主要負責研發、銷售和供應鏈管控,未來將成為研發主力;
子公司東莞未來芯,作為一個共享制造平臺,主要承擔ODM/OPM工作;
子公司深圳未來芯,將承接AET前沿技術成果進行高端產品定制,以及X-MAX銷售重任。
在資金實力雄厚,產業鏈布局完整的廣東光大集團全力支撐下,AET阿爾泰力求利用先進的共享制造平臺,實現微間距顯示高品質與低成本之間的平衡,從而在未來的競爭中,掌握制勝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