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線下展會全停”、彩電產業連續三年量價齊跌、以及2020年6月以來彩電業最強漲價周期等“黑灰”因素影響下,3月23日上海消費電子展AWE2021上,彩電企業如何“定調”2021呢?
從展會第一天的可統計數據看(畢竟還有品牌新品沒有揭開面紗),科技創新熱點日益增多:社交電視、游戲電視、巨幕電視、8K電視、芯片突破、mini-led背光、智慧屏新品類等等都成為“行業熱點”,也成為市場大牌“必須打卡”的標簽。
但是,在“熱點追蹤”曲線中,卻有一個“絕對”峰值,那就是“大尺寸電視”:夏普的120英寸液晶、海信的150英寸激光電視、TCL的136英寸microLED電視……持續刷新家用彩電的“天際線”。
彩電逆勢下的“結構性”熱點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4450萬臺,同比下降9.1%,是連續第三年下滑。但是,同期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彩電市場65英寸和70英寸以上的智能電視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了23.4%和47.8%……
即,2020年彩電企業的業績好壞,本質已經由大尺寸銷量來定義:所以,2020年下半年以來,所有彩電企業的新品發布,都以大尺寸為中心、2021年以來,更是出現了60英寸以下產品不上發布會臺面(只是貨架偷偷上新)的局面。就AWE2021而言,已經看不到小尺寸產品參展,大尺寸成為主打,誰能在“大”上做好文章,誰就會成為“最出圈”的品牌。
彩電業不缺乏結構性熱點。因此,AWE2021展會才出現了標記著“格力GREE”的液晶“電視機”、借助海信體系回歸國內市場的“東芝品牌”、手機系品牌持續加碼彩電產品,甚至華為推出車載智慧屏新品類概念。這與整體市場的量價齊跌形成了對比,也昭示著抓住結構性機遇成為行業共識。
從看電視到看‘私家影院’這是一步重大的變化。”行業分析認為,2021年彩電圈增長最快的“新技術”將是mini-led背光產品,渴望獲得20倍以上增量,全球市場規模突破400萬臺。但是,如果和60英寸以上大屏電視比較,那就小巫見大巫了:預期僅僅國內彩電市場,60英寸以上大屏電視2021年銷量都將邁向千萬臺規模。
所以,在行業量價齊跌背后,行業依然擁有足夠多的“空間尺度”實現品牌的“結構性”成長的:產品線聚焦新技術和大屏換血,將是2021年彩電行業的根本任務——至少,AWE2021展會上的“展品”已經換血完成。
大屏”協力與分歧同在的品牌突圍
AWE2021展會上,大屏科技的發展很有特色:例如,最大的三塊彩電屏,來自三種不同的技術,即海信的120-150英寸激光電視、夏普的120英寸液晶電視、TCL的136英寸microled電視等。
與此同時,展品最多的80+英寸產品上,大多數彩電采用的都是LCD液晶技術,個別產品采用OLED顯示技術。在65-86英寸的主流銷量領域,液晶技術的領導優勢不容置疑。81/85/86成展品最豐富的尺寸型號,也代表了“65/75之后下一個主流尺寸的方向”:且,按照廠商們的說法“整體電視機+外包裝的尺寸,不能大于雙人床墊,否則‘無法上樓入戶’。”而85/86英寸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居民樓電梯運輸的需求。
考慮到運輸問題,海信對自己的激光電視就格外有信心。因為激光電視的主機體積完全可控,激光電視顯示屏幕也是半柔性裝配式的——只要你家墻壁夠大,激光電視就不愁進家門。相對于而言夏普120英寸液晶電視則被認為“更多的是技術極限的展示”:在液晶占據彩電顯示主流技術的背景下,僅僅夏普熱衷120英寸液晶產品,也可見這一特定技術產品的“入戶卻有難度,因此廠商追捧熱度一般”。
另一方面,micro-led電視如何“進家門”是一個“薛定諤問題”。Micro-led電視,理論上可以采用“整體制造技術”,“也可以采用拼接模塊技術”:后者則不受運輸空間限制,但是會額外增加產品現場安裝的成本和“品控”管理難度。
同時,作為彩電次世代技術,OLED顯示在超大屏上的熱度要低一點:主要有兩個原因,1.OLED暫時沒有10.5/11代線產能;2.OLED彩電面板長期供不應求,其更有理由合理調配切割尺寸,達到終端產能最大化組合,而往往極致大尺寸化會犧牲一點切割效率和總供給量。
綜上所述,超大電視的發展有共識:“主要銷量靠液晶技術”;也有分歧:“未來百英寸+到底發展什么技術未定”。從2020年銷量看,百英寸以上彩電是激光電視的獨角戲,這一局面是否隨著其他技術的發展而打破,有待觀察。
改名字”,更改內涵的彩電品類
在AWE2021展會上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廠商日益不滿意“彩電”這個名詞——最LOW的稱呼也是電視,極少有人愿意使用“老古董的‘彩電’”這個單詞。
例如,華為和榮耀主打智慧屏概念,突出產品的差異性。TCL也在大量使用更簡潔的“智屏”概念替代傳統彩電與電視的稱謂。即便是還稱作電視,也會先加上“社交、游戲、AIOT、5G+”等前綴,以表示與傳統電視機的“功能價值”差異。
我們是智慧全場景,商用、家用、教育與工程,不同的場景都有覆蓋——這絕不僅僅是彩電這個名字能覆蓋的內涵。”廠商人士表示,隨著家用顯示進入“智慧互聯時代”,大家都在努力求變。比如,TCL成立的鵠實驗室,目的在于為整個TCL生態賦能,支撐AI x IoT全場景智能的戰略落地——其成果遠不只限于彩電上的應用。
新價值時代已經開啟,但是行業用什么樣的標簽標示這個不同以往的時代呢?”對于這個問題,也許還沒有“標準答案”,但是“老標簽:彩電”不再合格卻是共識。
實際上,行業認為家用大屏未來至少一半的價值,并不在“傳統看電視”上,而是會基于“嶄新的‘高新’視頻應用”。例如社交、購物、教育、游戲、直播、健身等等應用,都在蓬勃發展,“現在欠缺的就是一個爆款的APP而已”,行業人士如此表示。這樣的產品還用傳統的名詞表示,不符合產品的實際價值,也不符合廠商們的營銷目標。
總之,AWE2021展會的彩電企業的核心無外乎“抓住結構性的機遇點”。其中,大屏巨幕是最關鍵的“C”位,此外包括新功能電視、mini-led等新技術也在加速崛起。特別是受到今年東京奧運沒有海外觀眾的影響,行業認為春夏之際全球大尺寸電視換新潮會到來,彩電企業已經開始為此認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