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吉林省吉林市教育系統迅速做出反應,制定了線上“停課不停學”方案,覆蓋全學段、全學科、全名師,穩步推進線上線下教學,交上了一份優秀的“吉林答卷”。這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背后,離不開吉林市互聯網學校的創新實踐,離不開“互聯網+鄉村精準幫扶”工程的穩步推進,更離不開“三個課堂”在吉林市的深化應用……
線上線下結合,首創互聯網學校
吉林省吉林市下轄4個區、5個縣市,超過50%的學校地處縣/縣級市,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高鄉村教學質量成為吉林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任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線教育為吉林市架起了“通南北,貫東西”的知識橋梁。
如何處理好線上與線下教育的內在聯系,深刻認識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新特征,探索全新教育教學場景,是“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新命題。
從2016年7月起,吉林市全面啟動“互聯網+教育”創新行動,在大力推進線上教育的同時,吉林市堅定發揮線下教育支撐作用,2017年12月,依托吉林市智慧教育云平臺,吉林市教育局創辦了線上線下同步授課教學的新型實體學校——吉林市互聯網學校。
在吉林市良好的智慧教育環境基礎上,吉林市互聯網學校邊籌建邊探索,從“大膽嘗試”到“支撐引領”用了4年時間。在完成學校軟硬件設施與平臺的建設后,吉林市互聯網學校擁有了互動授課區、現代科技體驗區、傳統文化體驗區、服務保障區。有了基礎設施后,教師資源哪里來?以市直屬重點優質學校為主,城區內其他學校為輔,學校遴選各學科名師作為在線授課主講教師,形成固定的“名師+云師”雙師型隊伍;從各學科“云教師”中遴選學科組長,從教研部門及各學校教務主任中推選業務指導,強化管理工作;對兼職“云教師”采取淘汰機制,確保擁有最優質的師資和教學質量。
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吉林市互聯網學校發揮了大作用,學校集中組織700多位名師開發全方位在線課程7000余節,為吉林市中小學校統一提供延期開學的課程資源,成為吉林市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的主陣地。
以“三個課堂”模式推進精準幫扶
2019年,“互聯網+鄉村教育”精準幫扶工程正式啟動,依托吉林市互聯網學校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這項覆蓋吉林市所有農村村小、教學點及初中薄弱學校的精準幫扶工程,以吉林市互聯網學校為“主講陣地”開設城鄉同步專遞課堂,采用視頻直播互動教學,讓農村村小和城鎮學生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接受輔導;互聯網學校名師開發教學課例及微課向農村學校開放,農村教師與名師一起云教研、共成長,以名師課堂形式建設全域網絡研修共同體;在吉林市互聯網學校平臺上,79所優質學校課程資源共同構建了名校網絡課堂體系,學生們可隨時隨地看直播、看回放,優質教育資源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共享。
精準幫扶工程以“三個課堂”應用模式穩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實現79所優質學校、268個班級與重點幫扶的294所學校、1045個班級“云牽手”;實現農村小規模和薄弱學校網絡全覆蓋、多媒體全覆蓋、農村中小學班級互動教學設備全覆蓋;實現城鄉學生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接受輔導,幫助農村學校開齊開足課程,解決師資不足問題。
一組組數據為“三個課堂”在吉林市的深化應用寫下了生動的注腳。2020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互聯網+鄉村教育”課程展示交流活動中,共有201所學校(城鎮63所,村小138所)747名教師(城鎮423名、村小324名)參與,在線直播課程423節,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等11個學科;在吉林省吉林市直屬小學專遞課堂直播推送活動中,225所村小直播課程638節。
“三個課堂”吉林省區域應用專題培訓在吉林市互聯網學校開展區域實踐觀摩活動 圖片來源:吉林市教育局
這些成績得益于吉林省吉林市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決心與投入,自2019年起,吉林市級統籌每年投入6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加強對幫扶學校軟硬件配套設施的支持,建成覆蓋所有被幫扶班級的城鄉互動在線課堂。改造農村學校校園網絡450個班,增補農村學校班級多媒體133套,為優質學校及村小安裝682套主講和接收的互動教學設備。目前,已實現農村小規模和薄弱學校網絡全覆蓋,多媒體全覆蓋,農村中小學班級互動教學設備覆蓋68%,2021年將實現100%全覆蓋。
不忘初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吉林市以吉林市互聯網學校為核心,以深化應用“三個課堂”為扎實路徑,逐步實現“同上一堂課、同聽一堂課、同研一堂課、同享一堂課”,努力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