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網信座談會上指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絡強國,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迸發、活力涌流,是難以成功的。網信領域可以先行先試,抓緊調研,制定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辦法。
2016年9月,第三屆中國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武漢舉行,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中央網信辦”)與武漢市達成協議,決定在武漢打造中國首個獨具特色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并最終將此承擔國家戰略使命的項目落戶武漢臨空港開發區。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的指示精神,建設在武漢市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網安基地”)建設,以創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為龍頭,充分發揮高校、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建設集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研發中心、孵化平臺、企業為一體的網絡安全園區,形成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融合生長的良好生態環境。
2016年9月30日,中央網信辦復函武漢市委,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總建筑面積達到150萬方。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代表著最新的生產力與最前沿的發展方向,高素質網絡人才培養當然也要把培養環境搭建好。在已經落地的一期工程中,青鹿攜手網安基地建設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智慧教室。
按照“部分獨立、部分共享”的辦學思路,國家網安基地先后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簽訂網絡安全學院入駐協議。基地后續將引進更多在網絡安全學科具有優勢的高校,探索多模式辦學合作,推動網絡安全學院特色化辦學。
中心注重發揮資源優勢,突出培訓特色,不僅承擔中央網信辦和湖北省市網信系統相關專項網絡安全學術研究和培訓工作,而且還面向社會提供形式多樣、層次各異、優質高效的網絡安全人才培訓服務。青鹿智慧教室將在這些培訓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別于傳統“宣講式”的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訓,網安基地可依托青鹿智慧教室開展項目制、研討型的互動培訓。新的培訓方式將更符合創新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要求。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書記高順文指出,當前學院進入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的關鍵時期,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協調,全院教師放棄暑期休息,投入到入駐準備工作中,學院將利用好基地“產學研用”一體的優勢資源,扎根網安基地,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網安基地建設中的人才引擎和發動機作用。
開學后,我們還將向大家分享更多關于國家網安基地智慧教學的應用經驗,請大家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