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煦象教育拿下中國移動4000萬元訂單”——這可能是,目前國內VR教育市場最大的單筆訂單之一,幾乎甚至相當于煦象過去三年訂單總量。但是,這絕不是VR教育產業的想象上線!
2020年以來,教育采購市場“格局突變”。疫情影響幾乎打亂了原有的所有教學計劃進度,也打亂了教育采購的既有安排。上半年,教育裝備行業進入一個空前的“干涸”期。但是,預想中疫情對VR教育的負面影響幾乎沒有出現。
據行業人士觀察,2020年VR教育產業不僅能夠保持翻番式的高速度增長,甚至能夠首次突破4-5億元的市場規模——行業正在從此前“小打小鬧”的“案例”式項目,向聚集式的大規模應用項目模式升級。——2020年是VR教育真正落地,產業嘗到數年努力后的“甜果”的第一年。
不懼疫情,VR教育哪里來的底氣
越是大眾一些的應用,越是難以在疫情負面影響下走出逆勢行情。”行業人士指出,疫情對教育采購的核心影響邏輯是“加速了教育科技的更新換代”:即,大眾性應用下滑,科技創新性應用增長。
例如,網絡教育在疫情下呈現爆發式發展。各地“補課”是的采購、補短板式的建設,可能持續2-3年時間。VR教育亦屬于教育產業的最前沿創新科技。在疫情后采購格局中,其重要性不僅沒有被疫情壓制,反而上升了。
同時,教育采購往往是“年度計劃”:即今年的采購方向和任務,是依據去年情形制定的。這顯然對于VR這種快速發展的技術,是不利的商業模式。而疫情下,教育采購出現了“重訂計劃”的趨勢。這種教學采購規劃的突然改變,等于為VR的教育市場拓展“擠進了半年到一年”的節奏升級期。
當然,VR教育能夠在2020年走出規模化元年的步伐,更多源于過去數年產業的技術積累、內容積累、服務體系積累和產品價值體驗的不斷升級。“從2015年VR教育被認為是產業機遇,我們幾乎每半年更新一代產品技術體系”。行業專家指出,2020年VR教育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成熟性。后者也導致,VR教育設備和服務供應商規模正在進入“快速”增長期。
VR教育從創新企業的科技玩具,變成所有教育視頻和教育顯示企業的‘標配’方案——2020年這一產業變化,也與疫情造成的行業競爭激烈度增加有關系。”即,很多行業企業將“向更高科技維度的業務拓展”視為戰勝疫情不利影響的關鍵戰術。
所以,疫情下,VR教育行業反而收獲了從“行業長期積淀”到“教育產業鏈升級”、再到“政策性教育補短板”等眾多“合力”。這促成了2020年成為VR教育走向規模化的元年。
5G教育、網絡教育、素質教育三大光環
VR教育是目前最有錢景的教育科技。”一位行業人士認為,VR產品是教育歷史上有史以來的一次空前“教育載體”革命,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例如,中移動的VR教育投入,本質是5G+概念下的“場景創新”。按照中移動“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的5G產業意義解讀,在教育市場5G會帶來“真實體驗式”教育的全面升級。并為遠程VR教育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
同時,對于網絡教育的高速發展,VR也是典型的“增效器”。網絡教育對比傳統教育最大的不足在于“現場感差”。而VR教育的潛能就是提供沉浸式體驗,讓網絡教育能夠媲美現場教育的臨場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VR技術都是網絡教育“補短板”的神器,是網絡教育理想的終端設備選擇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在今天減負教育和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融合了豐富多媒體資源、音視頻技術、互動技術,并擁有極強沉浸感的VR教育,將是“教學效率提升”和“知識理解從抽象到具體化轉變”的關鍵技術支撐:減負和素質教育,不可能簡單依賴傳統教學模式的“課時壓縮進行”——提升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才是關鍵所在。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受眾終端,VR教育是當前最熱門的教育概念的‘交集’點!”業內專家指出,與5G、網絡、AI等眾多新興技術有機結合,并進一步賦能的VR教育,成為未來教育產業升級的重大選擇“不是想象,而是進行時”。
打造教育革命的VR進步
我們有四五十萬所學校,但是裝備VR教室的不過幾千所!”是什么阻擋了“美妙”的VR教育的普及步伐呢?在業內看來,這是因為從基礎設施到內容再到硬件,VR都是一個完全的新體系。
例如,從遠程實時VR看,沒有5G這種大帶寬、實時性網絡的支撐,顯然無法展開。即便是對網絡技術設施要求不強的“本地VR教學”,亦首先需要“專門的內容”:教學產業長期積累的大量視頻教學資源、各種多媒體內容,都是平面化的,完全無法在沉浸式VR體系中應用。
而內容積累,是一個比較復雜和長期的過程。這幾乎是教育VR能夠推廣的第一道關口。2020年教育VR的加速發展,首先就得益于此前三年市場開拓已經積累起來的“至少能用”的內容資源。
另一方面,行業內部對教育VR的擔憂主要在于“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學校教育對于財政而言是單純性投入領域。目前,VR教育投入折合每個學位8000-10000元。這個基礎投入水平還是很高的。“大多數中小學,某一年拿出四五十萬建設一個VR教室,都會是不小的資金壓力。”
也因如此,VR教室目前大多數只存在于“樣板學校”,具有一定“教學科研”的性質。不過,業內預計,隨著VR技術的進步、規模的增長,其成本會不斷下降。最終將于一般的“PC教室”相差不大。而VR教室,在眾多學科中的應用頻度,會遠高于PC教室、一般的實驗室等教學設施。
更高的應用頻度帶來更高的投資價值!”業內認為這將是最終平衡“VR教室資金投入意愿”的重要轉折點。而應用的高頻度,更多依賴于“更多高質量”的專業內容。
綜上所述,VR的普及應用需要的“基礎條件”比較復雜——這與VR教育成為5G、網絡等眾多熱門概念的交集點,是同一個邏輯的正反兩面。當然,任何一個新科技事物對傳統方式的改變,都不會是容易的事情。VR教育也不例外:不忽視VR教育及其生態建設的困難,與專注VR教育的革命性歷史機遇并不矛盾。
2020年VR教育的高速成長大門已經打開。業內預測,4-6年內,VR教育行業成長到百億市場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