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發生的新冠疫情,讓很多人感受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如果能夠加強日常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那么自身對于病毒的抵抗力將會比不鍛煉更高。這個特殊時期,真真切切地驗證了“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而日前在網上瘋傳的84歲的鐘南山院士仍堅持健身鍛煉的視頻,更是引起了全民的點贊。就在2月26日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也再次強調了健身鍛煉的重要性。
健身的方式多種多樣,去健身房、公園跑步、居家鍛煉、飯后散步等等,都能起到增強代謝,強身健體的一定作用。那么,除了這些分散性的活動,集體性的健身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譬如現在流行的廣場舞、健身操、太極拳、八段錦等等,都是深受中老年人,乃至部分年輕人喜愛的運動方式。這類基于“廣場”類空曠地帶的活動不僅能夠達到人員保持合理距離,防止近距離接觸的目的,并且強度適中,非常適合大眾普及,而最重要的是,這種無形中的互相監督,也有效確保了居民能夠每日打卡,達到經常鍛煉的目的。
正因如此,在合理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這類群體性健身活動是當下及未來十分值得提倡的增強全民體質的活動。而筆者也要在此呼吁,對于許多配置有LED大屏幕的廣場,可以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段,特別是晚飯后的時間,來播放廣場舞、健身操等等的背景音樂,起到帶動附近居民積極投身鍛煉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處于閑置的大屏幕設備,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積極調用起來。
事實上,這種方式早已在我國有些地方得到了應用。譬如在云南紅河州的紅河廣場LED大屏幕上,每天晚飯后都會播放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廣場舞,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歡。而此種方式除了起到積極的帶動居民健身的作用以外,還有益于弘揚當地的民族文化,甚至在不少外地游客眼里,這也是當地一道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
當前,LED大屏在我國各地的公園、廣場等空曠地帶的安裝已經相當普及,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起來,每天集中使用一段時間作為健身音視頻的播放媒介,那么無疑對于帶動周邊居民的日常鍛煉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當然,要做到這樣,還要有一個不擾民的前提。要求LED大屏不僅在音量上要有所控制,在 夜間使用時,還要在亮度上有所控制,避免對周邊居民區造成聲光污染。在不擾民的前提下成為推動全民健身的小幫手,相信會受到更多居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