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智能微型投影機有史以來又一個高增長年。全年超過260萬臺的規模、翻番的增幅、超過百萬的增量,每一個數據都創造出“歷史新高”。但是,也恰是這種新高,讓人們對智能投影2019年是否還能延續高增長產生了疑問。
2018年前高后低的增幅,引發疑問
對于2018年智能微型投影市場而言,上半年是超額完成任務的。奧維相關數據統計表明,2018年上半年,國內的智能投影銷量達到了111.7萬臺,同比增長125%;銷售額達25.7億元,同比增長157%。這一成績接近了2017年的全年銷量。
更為重要的是,微投歷史上,每一年下半年的總量、成長速度都會超過上半年。因此,2018年上半年的成績,讓市場信心空前倍增。然而,下半年市場成績卻并沒有上半年理想:雖然150萬的銷售規模、34億元的銷售額、增幅87.5%,數據依然漂亮。但是,增幅87.5%,可謂創下微投產業高速發展以來的“最低下半年增速”。也因如此,2018年全年市場,險守翻番的增幅。
“如果以半年為周期看智能微投產業的增幅,無疑2018年呈現出較快下滑的趨勢。”業內專家表示,按此規律2019年全年市場增幅可能僅有59%,2020年則會下降到25%左右;全年增加數量也會從2018年的130萬、下降到2019年的100萬,乃至更低。當然,考慮到總量的增加,2019年實際銷量增長依然會高于130萬臺不少。
另有調研機構奧維預測,2019年智能微投銷量達到415萬臺。增幅下降、增量繼續創造新高。智能微投市場進入“爆發后半程”。這樣一個評估被認為依然是“非常理想”的結果。
不過,行業內更有與此“截然不同”的意見:微投行業的增幅變化是否可以“線性”考慮是一個大問題。投影產業的特殊性是不是會導致實際市場情況,與預估差異巨大呢?
從投影傳統市場角度出發,業內人士不無擔心
2018年260萬臺、2019年415萬臺——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奧維的數據有點“太理想”、“太高”。因為,這兩個數據幾乎是對投影產業傳統認知觀的顛覆。
在微型投影機沒有爆發之前,全球投影市場的規模也不過五六百萬臺。即便微投開拓了家用市場的新玩法,但是超低價微投產品畫質性能一般;畫質品質高的微投產品價格并非數百元、千余元,而且這些產品也需要黑暗的應用環境,限制了產品價值的發揮。
“投影顯示的傳統劣勢,應該是制約投影顯示應用規模的核心因素”——這一點在家用產品、個人應用產品上不應該有太大差異。這是很多業內人士對智能微投產品市場發展“終極瓶頸”的論述。且依照這一理論,智能微投產品很可能在取得某一個較高的總量規模之后,成長速度“迅速下降”。
對此,也有研究人士補充有以下觀點:智能微投技術所依賴的智能產業鏈和投影產業鏈高度成熟。智能微投的興起是“貨架技術組合”的結果。這導致了其“從爆發、到市場飽和”的整個成長期,要比“原生技術創新”的消費產品更短:即,前期增量爆發的快,后期成長性衰落的也快。——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士還認為,現在智能微投的規模和成長路徑,已經證明了前半段的理論預言。
在以上這些理論的支持下,很多業內人士并不看好智能微投最終成為一個大眾化的消費品。而窄眾性消費的特征,則使得現在的存量市場規模已經具有比較意義上的“很大飽和度”。順其意而言之,2018年超級增量之后的市場成長不容樂觀,甚至會很快出現成長飽和的局面。
需求端視角,智能微投機遇猶在
對于未來的預測,理論視角不同,結論很可能不同,乃至于“截然相反”——另一些觀點更樂于從需求端看到“智能微投”產品的市場成長性。
首先,總量需求法廣受歡迎。一年260萬,乃至于415萬臺,這樣的規模與14億人口的市場比較,依然是很小的數目。對比而言,彩電一年銷量4500萬臺、手機每年銷量近4億部、汽車也有2800萬輛、PC產品5000萬臺……從總量邏輯出發,智能微投產品即便是窄眾產品,一年也會有500萬臺以上銷量。比如,空氣凈化器這種非普及性家電,銷量就高達700萬臺以上。
其次,近年來智能微投產品熱銷的重要因素來源于“消費升級”。例如,2000多元產品,看起來價格不低,但是對于一線城市而言,不過是一間臥室一個月的租金還不到。而且,近年來彩電消費持續低迷、更多租房一族對傳統電視不太感興趣,投影大屏成為一種“廉價高質”的享受,促成了一批特定需求用戶。如果智能微投成為第二臺電視、電視之外大屏補充,其潛在市場規模將是千萬臺級別的。
再例如,智能微投產品的品質也在進步,占據銷售比最高的產品的亮度水平從2016年的300流明已經升級到2018年的700流明。產品創新升級之后,體驗性能的提升,促使市場更為成熟,也擴大了產品的應用范疇。預期2019-2020年,主銷產品亮度還會繼續增加到1000流明、高端產品會超過1500流明。
第三,主要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和心態的變化。2018年智能微投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是,90后消費規模在下半年首次超過80后。90后的消費觀更為注重小眾、個性、愛好和情懷。在經濟發展之后,他們的消費水平也更高。新生代的消費者必然為市場帶來更多的購買力。尤其是考慮到智能微投在80前人群中消費比非常之低,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微投的總消費人口基數在成長變大。
以上這些分析的最大獨特之處是,現在的投影市場宏觀環境、尤其是智能微投的宏觀消費習慣與傳統投影產業“不具有可比性”。這種差異,是支持微投產業繼續高速發展的關鍵理論。
公婆各有意見,2019年智能微投如何走有懸念
上文中綜合了各種人士和機構差異化的、乃至于完全“相反”的市場觀點。也對2019年智能微投市場的成長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數據派認為,增幅持續下滑不可避免,但是2019年不會很慘、而絕對基數已經很高的優勢,讓實際增量會再創新高。傳統投影規律派則認為,智能微投市場的發展正在快速接近頂點,2019年不見頂,2020年也差不多到頂,對其市場發展不宜過度高估。需求派的觀點則認為,基于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驅動,傳統的歷史規律不靈了;基于國內巨大的人口基數,微投產品的潛在增長性還很強。
這些截然不同的觀點,構成了2018年底到2019年初,智能微投產業內外激烈的“交鋒”。這種不確定性,實際已經影響了市場發展的軌跡,但是不足以改變行業的根本發展規律。這些觀點誰對誰錯,相信不用太久,只需要幾個月、到2019年中期即可窺見一斑。總之,2019年將是智能微投產業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充滿變數和魔幻色彩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