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影機產業,連續經歷了5年不足10%的增量之后,投影時代從業內高層了解到,2018年全年成績很可能“超乎想象”。預計,2018年全年國內投影市場銷量達到370萬臺。其中,以智能微型投影機、激光電視為代表的家用產品線,將迎來大爆發
家用市場扛起投影市場大旗
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微投、激光電視、傳統家用投影的總規模高達140萬臺。其中,微投產品銷量增幅超過75%,達到126萬臺的銷量;激光電視產品增幅超過176%,達到7萬臺的銷量;4K的傳統家用投影機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銷量過萬。
預計,2018年,投影市場智能微型投影渴望繼續保持6-8成的增幅,理想情況下可達到220-230萬的銷量規模。且智能微投市場,1080p機型占比將再次大幅提高、700+流明以上高亮產品的市場主導地位完全確立。2018年將是,1080p微投替代720p微投的關鍵擴張期,也是微投產品亮度指標邁向1000+為中樞的市場結構的轉折年。產品技術等級的提升,伴隨規模市場下成本的下降,二者將是推動微投產品市場繼續爆發的兩大引擎。
2018年激光電視產品市場同樣被看好。開年兩個月,激光電視已經迎來堅果、峰米、艾洛維三個品牌的新品。低價格、輕量化、AI等技術和產品創新打造出更為生機勃勃的激光電視市場趨勢。同時,中國電子商會、彩電技術創新聯盟聯合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及國內七家激光電視企業海信、長虹、明基、奧圖碼、極米、堅果、艾洛維共同發布國內首個《激光電視技術規范》正式發布,為激光電視的進一步普及提供了理論依據。業內人士預計,2018年激光電視的增幅未必像2017那么高,但是絕對增量超過2017年則毫無壓力。市場規模最低的預測為12萬臺,最高的預測超過20萬臺、甚至更高。
在4K投影方面,2017年12月以來好消息不斷。明基、優派、奧圖碼先后發布了全新的萬元級別4K投影機。形成了8000-15000元的普及產品陣營——這個價位階段恰對應傳統家庭影院投影的主流需求區間。因此,行業認為,即便有微投、激光電視對家用投影大屏市場的沖擊,但是,4K作為一個“基數很低”的新品類,在家投市場的成長依然值得期待,全年擁有3萬臺以上的規模大有希望。
如果再計算傳統家用投影機的數萬臺市場銷量規模,2018年微投、激光電視、4K家投等構成的家用投影板塊規模渴望高達240-260萬。同時,市場預計商用、教育和工程投影市場的總規模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這足以使得全年投影市場最高向370萬,甚至更高的總量沖刺。
新寡頭,投影市場即將形成新格局
“2018年很可能出現投影機歷史上,單一市場、單一品牌,首個達到百萬臺銷量的企業”。這是業內人士對微投產品高速增長下的樂觀預期。事實上,恰是微投帶來的新市場,已經讓投影業的品牌版圖大為不同。
2016年,極米和堅果的規模均接近30萬臺左右——這個數字是此前傳統投影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得到的“最大單一品牌銷售規模”。2017年,兩大微投排頭兵都實現了銷售量翻番,刷新了國內市場單一品牌最高記錄,這個記錄也已超越全球投影市場單一品牌單一市場的最高值。但是,2018年,新的7位數記錄,將不僅僅是一個超越,而且是一個“差距巨大”的超越。這會讓消費市場關于投影的“產品文化認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但是,投影市場在家用需求引領下的大幅增長,帶來的品牌結構轉變遠不是領頭羊的“獨自風光”。除了傳統堅果、極米二強之外,2017年暴風得到了新的融資支持,其銷量規模有望在2018年實現較大的跨越。2017年小米系和天貓系也進入投影市場,二者巨大的行業影響力,必然會成為增量看點。同時,海爾、創維、康佳等彩電品牌的微投布局,是否會成為新的巨頭沃土,亦充滿機遇。
投影行業的品牌結構變化,也會出現在激光電視市場。目前,國內激光電視的零頭廠商主要是海信、長虹、明基、奧圖碼、極米、堅果、艾洛維等。這7家企業幾乎來自四個陣營:海信、長虹是彩電系;明基、奧圖碼是傳統投影品牌系、極米和堅果是互聯網智能投影系、艾洛維則是較早的專職深耕家用投影大屏的本土創新品牌。這種品牌背景的差異,足以說明激光電視市場與傳統家用投影機市場比較下的“高度結構重構化”。
2018年,激光電視行業將迎來又一輪快速增長。如果說2017年是行業品牌從年度數千臺為主,到主流品牌上萬臺轉變的臺階;那么2018年則是主流品牌通過進一步增量市場“拉開距離”的第一個“機會”——即,不同品牌間的市場規模差首度超過萬臺,甚至達到2-3萬臺。在這樣一個“排位賽”的關鍵期,可以想象出每一個參與企業的“競爭意識”將空前強化。
同時,隨著2018年激光電視產品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張,部分領先品牌亦可以僅僅依賴激光電視這個家用產品線,在扣除微投之外的高亮度投影市場——即傳統廠商認為的“主流應用市場”,獲得較好的排名,這很可能使得海信、長虹、堅果、極米、艾洛維等品牌在傳統投影巨頭心目中的“形象被徹底重塑”。
總之,巨大的規模增量一定會帶來品牌勢力格局的重構,甚至產生產品文化和消費理念的重塑。這也許會使得2018年成為投影機產業歷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
拓展新的渠道,保障增量成績
包括激光電視、4K家用投影機、智能微投產品,這些家用投影的市場增長,均離不開“不斷的創新和技術進步”、“價格的持續調整”量大動力。但是,驅動2018年行業市場擴張的因素還不止這些。
首先,更強的線下渠道已經被提及上來。包括堅果、極米,都在加強線下互動和線下渠道的布局。雖然二者的傳統渠道優勢是電商,但是隨著其消費規模的擴大,電商在體驗和文化延伸上的短板被體現出來。擴大線下渠道覆蓋成為必然的發展任務。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激光電視市場,例如2018年,蘇寧與海信計劃在全國開設50余家激光電視體驗店,加速產品普及。
第二,隨著家用市場,特別是智能微投、激光電視兩大新類型產品的市場壯大,并在與傳統投影機市場規模的比較中,取得絕對優勢,投影機產品的“消費認知”發生了質變——從“專業的科學儀器”,到“消費電子和家電”的文化轉變,拉近了普通消費者和投影的距離。特別是,無屏電視、智能投影、激光電視、微投這樣區別性的、標簽化的新名稱,帶給了行業消費市場新的“精細切割”空間。這種產品文化的變化,與行業新秀品牌帶來的互聯網文化、家電文化結合,促成了投影家用市場的“靈魂重塑”。后者必然極大的有利于這類產品信息和應用在普通消費者中的傳播,進而起到擴大產品市場規模的作用。
第三,資本力量是2018年投影市場繼續高速發展的關鍵支撐。極米、堅果、暴風、微鯨等品牌背后,都有資本推手,新一輪的行業融資也在2017年開始落地,這使得業內普遍看好2018年行業競爭的“彈藥供給”。除此之外,海信、長虹、天貓、小米系、創維、康佳等也都具有“資本大鱷”的特征,這些品牌中的一部分也會為行業市場的增長提供強大的“資本支撐”。
正因為2018年的行業市場拓展,具有多重有利因素的驅動。投影時代從一位接近TI的消息人士處得到的信息是:“對于2018年的市場,想象完全可以更大膽一些。投影行業一些顛覆性的事情正在悄然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