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過半,大屏拼接顯示行業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一方面,洲明所代表的小間距LED持續高速增長、液晶拼接亦重回高速增長期,另一方面,傳統高端拼接選項DLP產品依然市場低迷,仍處于“雙去”時期。
小間距LED和液晶拼接的大豐收
洲明科技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母公司LED小間距產品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0%以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可達13,105.66萬元-14,416.23萬元,同比翻番。
洲明的成績是小間距LED市場的基本寫照:訂單增長、出貨增長、毛利也在增長,同時海外市場持續拓展;在國內市場保持高速成長的同時,實現海外市場“第二成長源”的接力。小間距LED這種火爆行情,也反映在從業企業數量的增長上,市場觀察人士指出,2016年以來小間距LED行業從業品牌數量至少增加了2-3成。企業信心的高漲,可視為小間距LED產業的晴雨表。
和小間距LED的高增長表現相似,上半年液晶拼接市場也再次活躍。市場增幅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5個百分點。這與液晶顯示產品上游市場的漲價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其中,3.5毫米間距產品,更是首次成為“市場份額最高”的細分產品類型之一。
液晶拼接產品的市場活躍,與宏觀經濟的企穩向好,尤其是黑色系的整體向好密切先關。特別是煤炭行業在去產能背景下的適度供給偏緊,構成了液晶拼接最大的“細分行業采購高峰期”。同時,數字城市建設從節點大城市向縣城、村鎮的延伸,也極大有利于液晶拼接產品的暢銷。依靠價格上的優勢,液晶拼接渴望成為四五線城市市場“最佳室內大屏”方案。
整體上,需求活躍是小間距LED和液晶拼接產品高速增長的核心。業內認為,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將持續有利于今明兩年大屏拼接行業的獲利。
DLP拼接艱難“雙去”
與小間距LED拼接和液晶拼接市場的活躍比較,DLP拼接行業依然在市場低估。去產能、去庫存還在路上。
2017年上年,據業內人士透露,DLP拼接產品繼續2016年價格、銷量和利潤均下滑的格局。雖然得益于宏觀經濟的復蘇,需求端有一定恢復,但是主攻高端市場的“狹窄”市場格局,讓DLP拼接難以從大經濟背景復蘇的過程中大幅受益。
另一方面,小間距LED產品和1.8間距液晶拼接產品在上半年加速市場滲透。這形成了高端拼接供給端三足鼎立的格局。對于本就市場擴張比較緩慢的高端領域,這種三足鼎立格局,強化了市場競爭,也造成了DLP拼接的“困境”。
整體上,DLP拼接的市場處境不是由需求端決定的——需求端今年處于擴張態勢;而是由競品端決定的。液晶和led顯示自身產業鏈都更長,這與DLP拼接產品的狹窄用途形成了對比。所以,這種競爭并非“公平條件下”的技術較量,而是液晶和LED在人數、聲勢、產業后盾上占據優勢的競爭。
此外,在DLP拼接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回款速度、三角賬務和一些經營糾紛也在困擾部分行業企業。一些本可以靠行業不斷發展來緩慢解決的問題,在行業低潮下更容易爆發出來,造成了一定的市場困擾。
更全的產品線與技術革新預期:LED和液晶拼接信心滿滿
從前景展望看,小間距LED和液晶拼接都信心滿滿。因為二者具有更為健全的產業市場結構和更為巨大的技術升級空間。
小間距LED市場已經形成,P1.2主導高端、P1.5主打性能牌、P1.8主導價格市場的格局。特別是上半年,進一步的市場價格戰,讓P1.8級別的產品幾乎成為四線市場都可接受的“超經濟型大屏技術”。后者成為了小間距LED市場規模持續增加的利器。
同時,2017年以來COB技術的小間距LED產品市場參與品牌進一步增加、供給豐富性和產品品質進一步提升,市場認知度也大為提高。作為下一代小間距LED的技術路線之一,COB技術給小間距LED市場帶來了內部的競爭和活力,有益于整個產業保持健康的發展趨勢,并為未來的市場提供充足的“技術后勁”。
液晶拼接市場,一直以低端產品、低端市場見長。作為最經濟的大屏拼接選項,液晶技術的上游規模優勢被發揮的淋漓盡致。不過,2017年以來3.5毫米產品市場異常活躍,1.8毫米市場再次加碼發力,液晶拼接也在不斷改善產品技術體驗,并向高等級應用市場發起挑戰。
在技術前景上,未來的OLED顯示將是液晶顯示的繼承者。基于OLED顯示的超薄、柔性等新特征,平板拼接的創新空間巨大。行業人士認為,有這種全新次世代技術的加持,行業從業企業的信心被空前提升。哪怕是OLED技術還需等待3-5年,只要有這樣一種準確的市場預期在,也有利于液晶拼接產業的整體布局。
與小間距LED和液晶拼接市場格局不同,DLP拼接則沒有中低價位市場空間、也沒有革命性的前瞻技術支撐。目前,市場的技術熱點之一,激光光源對DLP拼接體驗改善并不明顯,且可能增加成本。這種行業格局,是DLP拼接市場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廠商陣營分化,綜合性廠商進一步崛起
在大屏拼接市場三大技術不同走勢的背景下,行業企業的表現也有顯著差異。
第一, 專職于DLP拼接產品的廠商,效益不好,甚至虧損。這類企業面臨眾多競爭,包括小間距LED、液晶拼接的技術競爭;其他綜合性大屏廠商、安防廠商DLP拼接產品的競爭。多重競爭使得單一DLP拼接產品廠商成為2017年上半年大屏拼接市場的最大輸家。
第二, 單一小間距LED廠商形勢向好,但是出現路線分化。小間距LED顯示是一項新興技術,空白市場巨大。尤其是海外市場,尚處于技術認知的初期階段,市場大規模開拓尚未開始。這使得即便廠商的業務集中在小間距LED產品上,依然能獲得不錯的業績成長。
不過,2017年上半年,小間距LED代工市場、COB小間距LED市場、綜合顯示服務品牌的小間距LED產品都獲得了比較好的成長。這些方面的市場變化對于傳統的單一小間距LED產品廠商形成了挑戰和分化作用。
第三, 單一液晶拼接廠商市場回暖。液晶拼接產品市場是典型的啞鈴結構。一方面,綜合顯示品牌占據頂端市場,顯示出市場集中化的趨勢;另一方面,該行業也存在大量的單一液晶拼接產品的中小品牌廠商。后者,在2017年的行業回暖中,活力四射、獲利頗豐,成為了上半年大屏拼接行業的一大贏家。
但是,中小品牌的單一液晶拼接產品廠商,隨時面臨該行業巨頭的市場壓力。這些企業雖然船小好掉頭、具有經營靈活性,卻也具有風險承受力低的特點。是整個拼接市場中波動最大的板塊。
第四, 綜合顯示服務概念越發崛起。大屏拼接行業本質是一個應用型行業,而不是技術性行業。這使得,依據客戶資源優勢展開產品布局,成為了龍頭企業的優先選擇。例如威創不僅具有DLP拼接產品,也是表貼和COB小間距的支持者,也有液晶拼接顯示產品;創維群欣、海康威視等安防起家的品牌也建立了覆蓋所有顯示技術門類的產品解決方案;小間距LED的領頭羊利亞德則通過收購美國平達公司,涉足液晶和投影等顯示板塊,實現綜合顯示服務商的角色。
整體上,拼接市場的行業巨頭們愿意綜合化:技術和產品綜合化,也成為對抗行業技術性競爭的有利武器。這類型企業在上半年的市場中收益頗佳。
高端、COB和價格戰成為行業關鍵詞
2017年上半年,大屏拼接市場的競爭主要圍繞技術差異和價格進行。其中,關鍵的線索是高端、COB和價格戰。
在高端市場上,DLP拼接獨占行情被小間距LED和1.8縫隙的液晶拼接沖擊。一方面,成本較高的COB小間距產品,不可能在P1.8這樣的大眾市場立住腳跟,開拓高端市場成為其生存基礎;同理,1.8毫米的液晶拼接也只有直面DLP拼接的傳統市場,才能獲得生存的機會。
另一方面,高端市場雖然需求規模比較小,但是利潤附加值、品牌效益附加值都很高,進入這一市場是傳統LED大屏和液晶拼接業者的“常年心愿”。在這方面,DLP拼接業者也看到了市場三國時代的到來,紛紛加入液晶或者小間距LED產品線——這種DLP拼接行業的內部倒戈,進一步加劇了高端拼接墻市場的競爭。
COB小間距LED是2017年上半年另一個重大話題。雖然COB產品的總量依然較小,但是,作為一個具有以下三重特征的產品,COB必然深受重視:第一,COB是小間距LED后進品牌的差異化武器;第二,COB是解決小間距LED視覺舒適性的關鍵技術;第三,小間距LED進一步縮小間距距離,COB技術是最佳路線圖。
這些因素決定了,COB概念不僅是技術趨勢、還是路線分歧和競爭焦點。多重意義的存在是2017年上半年COB概念風生水起的關鍵。也是其在銷量有限下能夠持續活躍的基礎。市場分析認為,隨著COB產品規模的緩慢增長,2018年后,該技術會得到業內更多主流品牌的支持。那時候,COB小間距有望迎來市場爆發。
在大屏拼接市場,價格戰這個概念幾乎貫穿了所有細分領域:2017年上半年,價格戰有液晶拼接行業對上游價格上漲的硬抗,有小間距LED行業在供給緊俏下的逆勢價格攻勢,也有DLP拼接在行業逆境下的自救,有安防市場低價格LED向液晶產品市場霸主地位發起的挑戰,也有廣電市場,小間距LED品牌之間的市場征伐……
總之,大屏拼接市場,無論那個技術門類的產品都處在價格戰之中。這與市場技術成熟、供給充分、從業者數量眾多等因素息息相關。價格戰不僅是行業競爭和洗牌的手段;價格戰的多重維度,也是行業自身需要洗牌的標志。
綜上所述,2017年上半年大屏拼接市場是一個“整體向好”、“局部分化”、“競爭加劇”的行業。其中,包括技術路線和價格戰的競爭加劇將是行業未來命運和發展脈絡的關鍵所在。而局部市場分化,是不是會演化成整體行業的市場分化,則主要由綜合顯示廠商能否“統籌”起整個行業趨勢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