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板電視進入公眾視線以來,技術的更新換代似乎就沒有停止過,從早期的LCD TV,到LED TV,再到QLED TV,無不證明彩電技術快速更新的步伐。其中,QLED TV作為新一代電視,憑借著突出的技術特色,已成為當下諸多廠商追逐的熱點,目前TCL、三星、海信等彩電企業均已開始加速布局。
QLED是“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的縮寫,即量子點發光二極管。與量子點背光源技術不同的是,它更像是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但自發光物體不是有機二極管,而是量子點。該技術能夠通過電驅動量子點本身發光產生圖像,不再需要液晶、背光,是一種全新的屏幕類型。
QLED的優勢有很多,包括更棒的對比度、更寬廣的色域,另外廠商也可通過軟件自由控制每個像素,更靈活地控制顯示效果。也正是憑借著這些突出優勢,業內多位專家均表示,QLED TV時代已經來臨。
據了解,QLED TV作為下一代彩電產品,TCL早在2014年就推出國內第一臺量子點電視,TCL量子點電視也憑借著卓越的色彩還原能力征服了消費者,成為高端彩電市場消費的“寵兒”。而在今年年初CES展會上,TCL又重磅發布高端副品牌——XESS創逸電視新旗艦X2、X3。兩款新品搭載最新的超薄和無邊框技術,實現曲面6.9毫米、平面7.9毫米的超薄量子點電視設計,一時間將QLED TV推向了最高潮。
海信劉洪新也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的半導體納米材料,量子點具有許多獨特的納米性質,是下一代顯示器件的重要材料。目前量子點材料通過量子點膜形式實現的初步應用,就已經顯著提高了LED電視的色彩品質。當量子點材料通過QD CF方式大規模的應用于液晶面板,將更顯著的提高畫質。而到了QLED階段,電視不但可以自發光、柔性顯示,且成本更低、能耗更少、畫質更優、形式更多、也更加穩定。因此,QLED更符合用戶價值。
“海信進入量子點顯示和QLED領域,也是ULED技術的自然延續。”劉洪新表示,從提升畫質的角度,ULED和量子點技術是絕配。而早在幾年前,海信就開始了量子點技術的預研,并與上下游公司一起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海信新一代量子點顯示產品將在2019年正式上市,之后也將繼續推出更優質的QLED系列電視。
另外,來自韓國的三星也在CES2017上公開亮相了QLED電視。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彩電營銷副總裁劉峻光表示,在OLED陣容不斷得到擴張的情況下,三星則一直堅守在量子點技術之上,在去年更是收購了美國QD Vision公司,進一步奠定了其在量子點領域的主導地位。 全新QLED光質量子點電視所代表的不僅是畫質的提升,更重新定義了電視基本價值。
回顧歷代三星電視產品,每一代都有其獨到創新之處,尤其是三星在2016年推出KS9800旗艦電視,作為一臺內涵與顏值并重的產品,一經問世就吸睛無數。它不僅采用了全球唯一的環抱無鎘量子點材料,10比特第二代量子點顯示技術,創造出了令人贊嘆的亮度、出色的對比度以及極其逼真的色彩,在原有量子點的基礎之上還實現了更長的色彩壽命。
由此筆者認為,作為液晶領域用來創造更真實畫面的一項創新技術,量子點電視不僅成為許多廠商競爭角逐的新方向,也是液晶與OLED競爭的最大籌碼,而其在畫質、成本、功耗和壽命等方面的優勢,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消費觸點,提升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量子點電視的大范圍普及值得期待。可以預見,喧囂了數年的量子點時代終于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