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在家用視聽行業,今年1-6月份,生產彩色電視機7876萬臺,同比增長13%,其中液晶電視機7559萬臺,增長11.8%;智能電視4700萬臺,增長20.5%。
也就是說,智能電視的產量占比已經達到了59%,可以說是一個新高。
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彩電總產量達14475.7萬臺,同比增長2.5%,其中液晶電視年產量達14391.9萬臺,同比增長3.8%;智能電視年產量達8383.5萬臺,同比增長14.9%。
資料顯示,家用平板電視的安全使用期限一般為7年左右。對消費者來說,電視使用經過6-7年之后需要及時更換,不僅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還是從節能、使用體驗上考慮。
2007年-2009年是中國城市平板電視普及年,彩電銷售約11570萬臺,根據6-7年的使用周期,這批彩電已經進入高齡階段和超期服役,2016年、2017年將成為彩電換新高峰年。
彩電行業正逐步順著智能融合的大潮快速發展,原來單純拼硬件的發展模式也逐漸被“硬件+內容+服務”的模式所替代。未來彩電行業發展,誰能更好的擁抱變化,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誰才能最終走上融合發展的道路。
另據IHS公司的調研結果,2015年,中國電視市場中,智能電視銷售占比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三。而像是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在2015年全年,智能電視的銷售占比僅為48%,遠不及中國。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國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有著較大的需求。
該機構同時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將達到1.09億臺,2020年將增至1.34億臺,中國彩電企業將成為這場智能電視世界大普及浪潮中的引領者。
據了解,智能電視已經具有網絡搜索、視頻點播、數字音樂、網絡新聞、游戲等各種應用服務,逐漸成為繼電腦、手機之后第三種信息訪問終端,用戶可以在電視中隨時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同時,智能電視可以通過互聯網這道“橋梁”與其他設備進行連接,實現跨平臺工作,從而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
隨著智能電視走入更多家庭,消費者付費消費習慣逐步養成,視頻點播、游戲、教育、購物等成為最受用戶歡迎的應用,客廳經濟初現規模,未來智能電視內容供應還會進一步豐富,內容供應商也會加快付費和廣告推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