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蒞臨第25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考察指導,參觀了中影股份設立的中國電影體驗館展區,并體驗了由中國巨幕、ALPD激光放映、中國多維聲、4D動感座椅等自主知識產權電影技術打造的現代影廳。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瞿家茂、電影局副巡視員周建東等領導同志一同參觀體驗。中影股份董事長喇培康,副董事長、總經理江平等領導班子成員陪同。
中影股份設立的“中國電影體驗館”位于BIRTV場館一層的中心位置,這是中國電影最具代表的技術核心區,要體驗國內自主技術的發展趨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來這里走一圈。“中國電影體驗館”已連續八年登陸BIRTV電影1A館,以其最新的民族技術吸引著來自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的電影專業觀眾。“中國電影體驗館”為各大品牌技術提供了協同合作的機會,承載著“發展中國電影自有民族技術”的使命,于其本身,亦或是各協作品牌而言,都是高度和平臺上的突破。
產業集結,中影股份重裝出擊
影視制片制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及影視服務,是中影股份的四大業務板塊,涵蓋電影全產業鏈環節。此次,中影股份攜四大業務板塊登陸“中國電影體驗館”,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向廣大觀眾展示各板塊內容。無論是影片內容、拍攝、技術還是新片展映,觀眾均可在現場找到渴望了解的體驗項目。
影片內容總是觀眾津津樂道的體驗之一,而影片背后的拍攝與呈現技術,又是人們的好奇所在。從已上映的影片《狼圖騰》、《大唐玄奘》、《百團大戰》,到近期剛剛熱映下線的驚天大逆轉……數部口碑影片的片花展映,滿足觀眾對于影片內容的期待。而拍攝前期及后期的影片制作技術,卻又能夠吊足大家的好奇心——畫面采集、剪輯、字幕制作、同期錄音、混錄、轉光、特效制作……這些專業術語,僅僅是支撐一部大片完美呈現的一小部分。然而電影的有趣,也恰恰來自于此。
綠幕摳像技術就是本次中影股份影視制作板塊帶來的趣味體驗之一。以綠幕為背景,利用人像識別,將人物與背景分離,于背景呈現各類景象以配合實地拍攝。這一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影視制作中。作為中影股份影視制片制作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影基地的工作人員用多部優秀作品的制作傳達了他們對于影視工作的那份初心與堅決。
進軍電影衍生產業同樣也是中影股份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自2015年以來,中影股份就衍生品版權開發項目與國內外各大影業機構展開廣泛合作。擁有強大品牌效應的同時,全產業鏈及資源整合能力使中影股份快速撬動中國電影衍生產品這一巨大的市場。2015年年初,中影股份注資成立了獨立運營衍生產業的專業化公司。在與東方夢工廠電影《功夫熊貓3》的衍生產品領域合作中大獲成功后,2016年新片《Trolls》也將于線下線上展開多渠道的深度合作。而就在2個多月前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中影股份與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達成電影衍生品戰略合作,表明了中國電影國家隊在電影衍生品市場的進一步布局。無疑,無論是消費需求,還是產業發展,中國電影衍生品的巨大市場將繼續被撬動。
電影、電視、網劇、音樂、文學……當文化圈開始共同關注和嚴格執行起“版權”維護的時候,電影后產品于中影而言,也進入了“版權回歸”的新紀元。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國家隊和龍頭企業,中影股份自然有著不一樣的話語權和號召力。
民族工業騰飛,自主技術打造“觀影頭等艙”
放映技術作為影片與觀眾連接的最后一道媒介,依舊是最重要的體驗內容。放映技術不僅決定著觀眾對于影片的感受,放映時的色彩、清晰度、聲音效果等,于拍攝而言也都會成為考量的重要一環。而“觀影頭等艙”概念,更是在這群具有工匠精神電影人的構想中,以嚴苛的標準應運而生了,這不僅是他們在技術上的攀升再造,更是他們對于信仰的執念。
3D影片作為當下影片的主流制式,對于銀幕的亮度有著極高的需求,直接影響觀眾的現場觀影體驗。激光光源的出現無疑是突破放映光源瓶頸的最佳手段——在提升銀幕亮度的同時,也將電影畫面的細節更加真實完整的呈現在廣大觀影者的面前,極大的提升了每幅電影畫面的信息承載量,提供更真實的影片效果。于電影拍攝端,激光放映在細節、色域、對比度上的優效化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運用于“中國電影體驗館”內的ALPD®激光光源放映解決方案來自中國自有民族品牌中影光峰,在觀影者享受極致視覺體驗的同時,對影院擁有者而言,也意味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收益。
中國巨幕系統雙機放映重合技術和影片獨立制版技術的落地,是經歷了數年外資品牌壟斷后,中國民族技術的自我救贖。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巨幕影廳已有超過143塊銀幕正式投入運營,并成功走出國門,出口美國、印尼等國,位于北美的制版工作室也于2012年成立。中國影院擺脫了洋品牌的“挾持”,成為了民族品牌的擁躉。在打造“觀影頭等艙”,享受極致體驗的同時,更加以世界高端放映品牌的姿態添上了“品質”的標簽。
“健康空氣”帶來影院差異化經營之路
2D、3D甚至4D?寬銀幕或是弧形幕?普通座椅抑或豪華躺椅?在影院競爭越發激烈、觀眾要求越發刁鉆的當下,影院也提供了更多的體驗選擇。在觀眾被優秀的影片、豪華的影院設備拉進影廳的同時,“綠色影院”則成為了許多影院差異化經營的新賣點。在電影2A館及“中國電影體驗館”內,“潔凈空氣”都成為了影院技術的亮點之一。
影院空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并不直觀,但與人們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問題。隨著人們對于外界空氣的逐漸重視,影院空氣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機構和個人的關注。衛生部門的專項檢查、寫字樓、房地產開發商對空氣凈化技術的運用、媒體、公眾對室內環境的曝光等,都恰恰證明了人們對于室內空氣環境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此時的中國電影院,在提升觀影體驗的同時,“售賣”潔凈的空氣則成為了一條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市場。
聲音——電影靈魂的承載者
回溯到一個關乎本源的問題——電影是什么?各人答案自然多樣。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電影既是通過“聲、光、影”將其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一種藝術。“光”、“影”之后,我們談到“聲”。于聲音而言,在從無聲到有聲的突破之后,如今聲音技術發展出了更多概念——全景聲、多維聲、臨境音……觀影者對于優秀的聲音效果甘愿埋單,大制作影片對于聲音技術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由中廣華夏影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多維聲帶來的便是這樣的體驗——以更寬廣的三維聲場,將觀眾完全置身于聲畫之中,超越了“看”電影的單一體驗,以真實震撼的還音效果帶給觀眾完整的視聽享受。
這是繼中國巨幕之后,中國自主電影技術再一次打破國外品牌在中國放映市場的壟斷地位,在聲音體現上有所突破。中國多維聲系統以自主知識產權獲得了更多影片的支持,產業鏈完備、性價比高的特性足以與國外系統同臺競技。面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觀眾觀影體驗的需求,中國多維聲成為了更多影院音響系統的選擇。
已于近期上映,由舒淇、馮紹峰、宋茜、高圓圓等明星主演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禮》便是運用了中國多維聲技術進行聲音制版,在制版過程中以多平面、多空間、多維度發聲,將影片中華麗的婚禮場景音真實的呈現給觀眾。
從電影1A館的“中國電影體驗館”,到以放映設備為主的電影2A館,再到充滿娛樂與互動性的新館“F9萬象”,觀眾所能體驗到的是電影世界的完整生態圈。從拍攝技術到放映效果再到影院外經濟,全球電影技術品牌在BIRTV這一平臺各展所長,而中國自有核心技術組成的“中國電影體驗館”更加成就了民族技術的最強集合體。
這一行業盛會的舉辦,不僅僅是品牌、設備、人員、開幕式所拼湊出的簡單形式,其中包含的技術含量、工程師、電影工作者的心血都是電影行業發展的見證。在中國市場飛速發展帶動電影技術節節攀升的同時,電影技術的快速突破也幫助電影市場開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