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向數字化AV過渡的過程中,涌現了許多驚人的產品和技術,但同樣也帶來一些復雜的麻煩。如今,我們不再需要使用大數據線與切換器機架來傳輸視頻和計算機顯示信號,而可以用分辨率合適的數字化顯示界面,更輕松地確認是否需要復制保護,同時承擔著控制信號、電源、甚至是以太網流量。
另一個變化是,現在出現了一些本末倒置的情況,這是說,電子消費品世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未來將使用的商業AV產品。于2002年推出,現在已安裝在全球10多億臺設備上的高清晰多媒體接口(HDMI)就是一個好例子。
起初,HDMI僅用于將DVD或藍光播放器的信號傳送至電視機,現在卻已成為包括各類線纜延長器在內的大型復雜AV矩陣切換產品的核心。不僅如此, HDMI 所使用的最小化差分信號傳輸(TMDS)格式還可以轉換為結構化線纜和光纖傳輸的數據包。
但是,在如今這個“一切都基于 IP”的時代,將賭注壓在需要頻繁更新,并極有可能被具有10位和12位高幀速視頻內容的超高清顯示器擊敗的專用顯示/音頻格式上是否明智?將AV和控制信號配置為能夠通過高速公共和專用IP網絡(包括內部和外部)傳輸的信號,豈不是更加明智?
那么第一個問題來了,能否做到?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并且電信公司及線纜、衛星和地區廣播電視網絡已經做到了。低價的電信和互聯網交換設備組合,再加上低成本的結構化線纜和帶快速壓接接頭的便宜的光纖,就能模擬1 GB和10 GB網絡的安裝。
下一個問題,要如何做到?可以使用AVC H.264和新的高效視頻編碼(HEVC)H.265等通用編解碼器語言。這兩種編解碼器都能將視頻信號壓縮到很小尺寸,生成可管理的流媒體速率,適應可用的網絡帶寬。并且,如果這些編解碼器出現延遲問題,還可以使用“零”壓縮編碼 (JPEG2000) 傳輸全帶寬高清視頻,甚至是超高清視頻。
這些(壓縮/未壓縮)音視頻流媒體以“包裹”在一個虛擬信封中的數據包形式傳輸,并且通過互聯網協議找到需要它們的信號目的地。收看/收聽一個AV流媒體就像IP地址撥號那么簡單,而且該系統具有巨大的擴展能力。
如今,我們可以擯棄成本高昂、結構復雜的矩陣切換器,并使用普通的網絡切換器來完成這項工作。唯一的要求是這些切換器需支持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的第3層。這意味著,任何第3層切換器可用于構建或更新一個AV-over-IP 網絡,并且只需要一塊網絡接口卡就能與顯示器及其他設備連接。
那么不使用接口卡,而是依賴于 HDMI、DisplayPort,甚至是DVI等標準顯示接口的顯示器和其他產品該怎么辦?答案很簡單:添加一個小巧便宜的外置接口盒或接口卡,將來自AV-over-IP的信號轉換成對應的顯示格式。需要更新或更換一個接口嗎?只需要更換接口盒和接口卡就行了。
現在,您的所有AV內容均通過傳統網絡切換器(許多公司都提供這類產品)實現互連,而且您只需使用兩類線纜(首選速度更快的CAT6線纜)和/或光纖就能連接網絡中的所有設備。只要您的切換器速度夠快,并且線纜的規格正確,您就無需擔心帶寬限制。這項技術在未來也不會過時。
當然,您需要改進網絡,并了解IP知識和術語,才能設計和使用AV Over IP系統。但這值得您投入時間,了解AV內容和IP設備如何更有效地產生交集。而且,在公司或機構的IT部門所掌握和/或控制的裝置中,AV Over IP所使用的理念完全符合他們的心愿。
現在讓我們看一看實際情況。周圍的世界已進入或正在進入AV-over-IP模式。將信號轉換成數據包后,就能非常靈活地將來自一個信號源的信號分多路傳輸到多個目的地:您可以在同一根線纜中分多路傳輸視頻、音頻、控制、以太網流量以及高速數據流量,告別令人頭疼的標準和格式問題。
AV-over-IP時代已經來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