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牽動我國國民經濟命脈的交通運輸部門,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推進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17年“平安交通”五年建設階段,初步建成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安全責任、預防控制、宣傳教育、支撐保障、國際化戰略”六個體系。到2020年,建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交通運輸安全體系。
能人科技助力南京某海事處打造“可視化”監管體系
建設安全高效的交通運輸安全體系,離不開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其中,利用大屏幕顯示體系實現交通監管部門的“可視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設意義。以水路運輸為例,海事部門不但要確保船舶通行及運輸的安全,還要保護相關水域免受污染,以及對事故作出及時出警處置,這在“可視化”監管手段出現以前,只能依靠有限的視頻監控和以常規巡視為主的手段,對于轄區水域的實時情況無法做到及時、全面的掌控,從而進一步影響決策部門的有效監管和對事故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這正是南京某海事處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難題。為了響應構建“平安交通”的號召,提升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海事處將“可視化”手段納入了信息化建設項目構建計劃。承擔該項目大屏幕顯控系統構建的是在交通運輸行業具有豐富項目經驗的能人科技。考慮到海事局對設備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較高,項目顯示終端采用了8臺顯示巨擘NEC品牌的46英寸超窄邊拼接單元X464UNV,以2×4的拼接方式構建而成。
通過接入海事處的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CCTV電視監控系統等多種船舶動態信息采集手段,該系統能夠全方位、全天候為監管人員提供轄區水域船舶的實時動態信息,并結合業務靜態信息,以最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與應用。并可根據需要,隨時調取一路或多路監控信號進行全屏顯示,真正實現了監管手段的可視化。
如今,全高清大畫面的液晶拼接系統可為雷達、AIS、GPS、CCTV等各類系統識別的船舶動態目標自動融合,提供完整、準確的船舶動態信息展示平臺。通過該“可視化”的信息展示平臺,管理方能提前預見各航道出現的問題,做到防范于未然,管理調度效率得到提升,并提升了可能發生事故的預見能力,做到提前制止,以預防或減少事故的發生和損失,有效提高了風險應對能力,而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不僅如此,一旦轄區水域發生事故,管理方即可通過監控大屏及時發現,準確定位事故地點,并通過高清監控畫面準確掌控事故現場情況,不但可為海上救援爭取寶貴的時間,更可根據現場情況作出適當的人員及物資安排,救援效率提升同時,更有助于將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履行海事部門保一方平安的職責。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可視化”監管手段近年來在海事部門中正在得到日益普遍的應用,在保障轄區水域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維護通航環境和船舶航行秩序、水上搜救應急處置等業務領域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預見,大屏幕顯示系統的運用,將成為我國“平安交通”建設目標的有力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