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omm China 2016展會與往屆一個顯著的不同是,這屆展會的參展商們對“政治”更感興趣。討論一些“政經”話題,如互聯網+、萬眾創新、宏觀經濟形勢,居然成為了一個“技術性產品展”的流行風。
瞄準互聯網+,大屏企業側重應用端創新
“有什么樣的產品是一個問題,如何用則是另一個問題——如果你讓客戶來解決如何用的問題,那你就很難在這個市場站住腳跟”,一家激光投影廠商這樣看待自己的“場景式”展館設計。
而以應用端的體驗為核心,互聯網+則是整個IFC展會的“大”主題。IP化的顯示單元、網絡化的視聽系統、基于通用云技術的控制管理系統,以及大屏與日常辦公的融合互通,這是產品端的變化;放眼智慧工廠、打造未來生活社區、智慧化的公共服務方案、智慧醫療系統,這些則是互聯網+的具體呈現場景。
“以前我們是強調視聽工程,現在我們不再用這個詞匯,而是統一到信息化,互聯網的概念之下”,有大屏企業認為,現在是整個行業需要換一下腦,改變一下“視聽”系統孤立思維方式的時候了。
不管是視頻還是音頻,本質都是信息:這已經根本性的決定了大屏視訊行業不可能在互聯網+時代獨善其身。更為科學的做法是,把自己變成一個互聯網+服務商:或者是提供硬件終端、或者是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或者是做最終集成商,乃至運營商。以至于,本屆IFC展會的主題都透露著“互聯網”色彩:視聽無邊 • 世界聯通。
萬眾創新有我一份,大屏企業找到新動力
和過去三、五屆IFC展會比較,本屆展會的新品數量絕度是一個“高峰”。這還是在展會缺席了一些重量廠商的背景下。如果算上三四月份這個新品季中,場外行業企業的新品,2016年春天絕對是大屏視訊行業的一個“創新”高峰期。
超過十分之一的參展企業有全球首創產品,8成企業有新品推出,展會核心展出產品8成以上上市不足10個月,更有OLED顯示等全新技術大類“首次登場”。“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一位參展企業甚至表示,本以為自己的展品已經夠新意,但是沒想到展會現場有那么多全新的產品。
“現在是國內創新環境最好的時候:有錢、有人才、也有需求——對比當初兩彈一星、吃不飽飯的條件,我們還不出成績實在說不過去”:展會中有人竟如此調侃。的確,無論從基礎的創新資源,還是從國家政策、產業需求看,創新經濟都已經成為一股無法阻擋的潮流。
從廠商的動力角度看,創新是贏得市場的基礎——這是一個生存問題;創新更是實現市場超越的關鍵——所謂彎道超車就是如此,未來的王者一定是從今天敢于打破常規的企業中誕生;創新還是改變行業格局的關鍵——如果大家的產品一成不變,也就不會有競爭中的此消彼長,因此行業弱者無比把創新作為翻盤的契機。
同時,近年來IT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顯示技術等的廣泛進步,也為作為終端應用行業的大屏產業的創新提供了足夠多的彈藥。
緊跟宏觀經濟形勢,大屏企業善于打政策牌
“2012-2015年DLP拼接行業的困難,教育了我們,大屏市場大周期必須跟著政策走”——這是一家DLP拼接企業對過去三年經驗的總結。
2012年開始,國家貨幣和財政政策穩中偏緊,直接導致大屏行業進入去產能周期。這是大屏行業誕生以來首次如此劇烈的感受到大經濟周期和政策周期對其經營業績的影響。不過,2015年下半年開始,大經濟周期又進入結構性刺激階段,大屏企業手持訂單開始恢復增長。
行業人士認為,2016年上半年,將是大屏市場過去三四年來最“舒服”的時期。訂單和銷售額都可望恢復正增長。
“好消息不斷,現在我們有新的產品和技術、社會也有新的需求,這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大屏行業是一個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疊加影響下的行業,這一點已經得到整個產業的認同。具體的表現是,IFC展會中,大家交流的過程中對宏觀事件、政策和形勢的關注比例顯著提高了。
某種意義上,IFC2016已經開成了“政治”大會。響應國家號召、服務社會需求、緊貼宏觀經濟步伐,成為了業界共識。這種變化必然為IFC展會添加嶄新的價值和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