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不該靠概念藍圖吸引投資者
MWC 2016 VR概念的產品持續火爆,這一火爆趨勢也將延續至全年,甚至未來的三到五年。筆者在本文中通過“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我國VR行業發展”、“我國VR行業公司受資本市場青睞”、“股票市場VR概念火爆”、“國內VR行業生態圈”、“我國游戲領域布局VR”等五個部分較為詳細的闡述了我國VR產業的商業化發展狀況。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全球化信息的飛速發展,虛擬現實技術發展迅速并日益成熟,VR硬件生產呈現出產業化和規模化的趨勢。成熟的VR技術決定了VR硬件產品發展的速度,資本市場的涉足亦有效的推動了VR硬件產品的更新和迭代。我國VR的起步基本與世界同步,在創新驅動戰略、打造創造強國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提升了資本投資的熱情,大大促進了我國VR技術的發展,以及商業化、市場化的進程。同樣的這股熱情也延伸到了股票市場,以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近期還將有大量資本涌入VR以及相關行業,VR概念股在股票市場中的表現也可以期待,這對于我國VR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利好的。在大量資金的推動下,國內的從業企業不應靠概念、畫藍圖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而應更多的從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等層面深耕,相信我國的VR行業一定會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競爭力,進而助力我國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強國、科技強國的轉變。
說到國內的VR行業生態圈,目前國內有超過100家VR設備開發公司,整體上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但具體到產品本身,科技含量總體較低,當下國內大部分VR廠商的產品主要還是“豪華版”的谷歌Cardboard,百元左右的價格十分親民,一年的時間里可以更新四代產品。筆者認為有點圈錢的感覺,也有人認為這樣的產品并不能算得上真正的VR產品。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巨頭企業,對于VR的涉水更多的是談理想、畫藍圖,試圖從VR產業鏈局部環節上升到跨硬件、平臺、內容,輻射周邊領域的整個生態圈的競爭。筆者認為,如果沒有技術夠硬的硬件設備作為支撐,VR的生態圈也空中樓閣、為外國硬件廠商做了嫁衣。對于國內的VR企業,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潛心搞開發、搞技術的良心企業,這是十分值得慶幸的。
中國虛擬顯示商品形態發展趨勢
相對于國內的一些互聯網巨頭,我國游戲領域的企業對VR的態度各部相同,大企業不約而同的避開了自主研發,更多的是選擇合作、投資的方式涉及VR。筆者認為,伴隨著VR硬件的成熟,除顯示頭戴外,控制手柄、體感手套、體感跑步機、動作捕捉識別等VR游戲不可或缺的配置輸入設備的發展,才讓游戲企業和獨立游戲開發者有充足的條件去嘗試更多的游戲內容。硬件的成熟和軟件的爆發也必然推動VR游戲產業加速蝶變,屆時,我國的游戲領域從業者必將多角度紛紛涉足VR,力圖分一杯羹。
中國VR電影工作室在福建福州舉辦的中國VR技術應用發布會上的體驗
最后,筆者想說VR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得以快速占領互聯網科技圈,是因為對于人類來說這將是一種全新的感官體驗,其能夠爆發出巨大的創新力,并推動了許多其他產業的創新與變革。虛擬現實的創新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隨著2016年許多重磅產品的上市,未來會涌現出更多有價值、有意思的產品,其商業價值也將會被不斷挖出出來。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顯示行業編輯來說,筆者相信有朝一日,虛擬現實很可能成為與PC、手機應用同等重要的第三類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