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30日,以 “Mobile Everything( ‘移’生萬物)”為主題的GMIC2015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29日全球智能機器人大會是本次大會的重要專場,會議的圓桌討論環節就VR/AR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度探討,一致認為眼球追蹤技術將成為虛擬現實突破現有瓶頸的有利武器,也是未來虛擬現實必不可缺的技術。
自FaceBook收購Oculus Rift以來,很多商家似乎看到了虛擬現實的良好發展前景。“虛擬現實,英文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近年來出現的高新技術,也稱人工環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增強現實,英文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最早于1990年提出。一種實時計算圖像的三維空間位置及角度并疊加虛擬圖像的技術,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疊加互動。具有比VR技術更加明顯的優勢。增強現實系統正常工作所需的三個組件: 1.頭戴式顯示器 2.跟蹤系統 3.移動計算能力。”摘自百度百科。
虛擬現實頭盔眩暈病或將成為瓶頸
由于虛擬現實頭盔或眼鏡類產品的進入門檻低,不光大公司,很多小公司都在做,甚至一些創業公司都是以做虛擬現實技術來創業的,更有甚者,近兩年有許多以“虛擬現實”為名字注冊的公司。可以說,目前行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家平臺都有各自的演示方法,或粗糙或漂亮,或追求大視角高沉浸感,或追求低畸變高清畫質,亦或是加入4D的移動座椅來增強帶入感。但是,虛擬現實類產品易進難精,很多產品都停留在初級階段,剛開始體驗起來很酷很新奇,但慢慢就沒有新鮮感了。而更大的問題是虛擬現實所帶來的獨特新鮮視覺體驗會給人帶來暈眩感,第一次給人的體驗非常不好,可以說暈眩感是目前虛擬現實類產品都會存在的致命硬傷。
七鑫易維眼球追蹤技術很可能是突破瓶頸的利刃
“VR不成熟的瓶頸之一卡在顯示部分,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的虛擬現實眼鏡都會帶來暈眩感”七鑫易維CEO黃通兵表示,七鑫易維是國內唯一一家做眼球追蹤技術的公司,去年剛剛獲得全球著名芯片廠商高通的投資。試想一個對虛擬現實感興趣的愛好者,在第一次嘗試后會有暈眩惡心甚至不適反應,他還會再繼續嘗試么?亦或者一些內容的開發商想開發些有趣耐玩兒的內容,但其開發本身在試玩的時候沒辦法做到忽略暈眩,那他還如何繼續下去呢?
因此,虛擬現實要想突破現階段的瓶頸,帶來更好的體驗和內容,其佩戴產生的暈眩感是必須要解決的。而眼球追蹤技術就可以完美解決,“所以VR必須加眼控”七鑫易維黃通兵斬釘截鐵的說道。
那么為什么說眼球追蹤技術是可以緩解甚至是解除暈眩感呢?我們先來看下暈眩感會產生的原因。人的眼睛是很神奇的一個器官,看到的東西的成像會根據眼睛距離事物的距離來進行自動適應調整,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會自動對焦,而若我們戴上虛擬現實眼鏡,眼睛和屏幕的距離是固定的,因此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欺騙,而若屏幕中播放的遠距離的場景和近距離場景的切換,眼睛會無法識別,從而導致VAC現象,英文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即聚焦沖突,會讓人視線模糊、頭暈、不舒服,嚴重者甚至惡心嘔吐。眼球追蹤技術可以獲知人眼的真實注視點,從而得到虛擬物體上視點位置的景深。所以,眼球追蹤技術或將成為解決虛擬現實頭盔眩暈病問題的一個重要技術突破。
綜上,虛擬現實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現階段的最致命的瓶頸就是如何消除或者減輕在佩戴中帶來的暈眩感,讓開發者和體驗者可以長時間佩戴玩耍。此次圓桌論壇爆出的眼球追蹤技術可能將會成為虛擬現實下一個討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