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infocomm展會,最受關注的技術板塊莫過于4K產品了。但是,4K真正到了毫無顧忌的“奔跑”的時候了嗎?筆者對此還有二分之一的疑問。
VTRON全球首創超高分可視化引擎構建金融行業可視化平臺
產業技術的完善和成熟,正在成為4K產品普及的主要推動力:其中,以液晶、投影顯示單元為主顯示設備,以傳輸器、矩陣切換器和拼接處理器為主的信號設備,以邊緣融合、小間距LED和DLP拼接墻為主的顯示工程方案,大屏行業不同領域幾乎不約而同的在infocomm2015關注4K產品。
尤其是,此前困擾行業的信號處理和傳輸技術的廣泛突破,成為本屆展會配套4K應用工程的關鍵技術進步。包括光纖、雙絞線、HDMI等傳輸介質技術,混合超高清矩陣、超高清邊緣融合處理器等畫質處理設備,都已經穩定的進入4K時代。這些技術的進步,將使得從內容到顯示的整條4K產業鏈有望打通。
但是,對于4K產品,也并非所有問題都被解決了:當技術之花無比燦爛的開放的時候,筆者卻發現,內容或者應用模式依然是4K前進的關鍵障礙。這既是筆者所謂的“二分之一疑問”。
一方面,就傳統的工程顯示墻而言,無論是DLP拼接、LED屏或者投影邊緣融合,分辨率一直不是“瓶頸”。有多大的“墻”就有多大的分辨率,這是大屏行業人士盡人皆知的道理。從這個角度看,4K對于拼接墻的意義并非革命性的。尤其是對于DLP和液晶拼接單元,單純強調一個顯示單元的分辨率,其技術和現實價值并不明顯。
另一方面,4K產品的應用,也面臨“內容”瓶頸。
廣電系統導入4K級別廣播節目的熱情并不是很高。甚至,基層廣電單位還處于2K級別內容導入的尾聲和磨合期。此前數年,對于高清2K標準內容和設備的導入,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行業開支。這些資本支出尚未全部實現預期的效益價值。
視頻監控方面,2K的清晰度已經足夠高。很多中小項目更是基本滿足于720p高清水平的內容。讓視頻監控市場升級4K內容,必須開發出極具吸引力,而且真正需求如此高清晰度的嶄新應用:如果僅僅用于人物行為識別、抓怕汽車牌照和司機照片,這等傳統應用,4K很難獲得安防企業的廣泛認可。同時,安防市場還需要考慮4K標準帶來的急速增加的“存儲”成本。
視頻會議市場是工程顯示中比較追求畫質效果的領域之一。但是,真正具有普及4K需求的客戶也將非常有限。因為更高的數據量帶寬、更好的顯示設備這些都需要新增投入。這個行業的客戶多數面臨和廣電部門類似的情形:2K剛剛普及沒有多久,更新更昂貴且效用增值不明確的設備的積極性不會很高。如果考慮到這兩年全球經濟的不穩定,4K在這一設備市場的增長更加具有不確定性。
最后,4K的優先選擇市場看起來只剩下舞臺、文化工程和電影產業,這等完全以效果為優先選項的行業。大型演出、新建的大型文化創意設施和高端影院對4K的熱衷是有目共睹。這新行業的內容也具有“高端定制”的特色,可以稱為“4K產業鏈”真正貫穿了從內容到顯示端所有環節的“細分市場”。不過,這個細分市場的總體規模并不大,而且大多數需求會被工程投影所占據。能夠擠進這一領域的企業數量將很有限。
但是,對于4K的前景亦并非如上所言那么“悲觀”:因為,大屏企業已經找到了一些發揮4K價值,又不需要為內容端產業鏈不完善而頭疼的新模式。
第一種應用是單一大尺寸4K顯示器,代替2*2拼接墻。這種替代方式可以出現在98寸4K液晶對于一些2*2液晶拼接墻的替代上,也可以出現在150寸小間距LED對2*2拼接的DLP顯示墻的替代,或者出現在高亮度4K工程投影,對一般亮度的2*2工程投影融合顯示墻的替代上。以一代多,這種4K應用不受到“內容”瓶頸的限制,而且使得整個應用體驗更為高大上,有些時候還能節約系統構建和維護成本。
第二種4K產品應用則主要出現在單屏的液晶數字告示顯示器上。數字告示行業一塊重頭應用既是“效果性的廣告展示”。不管是液晶單元還是小間距LED顯示單元,更為細膩的畫面,總是對廣告客戶有很強的吸引力。這類應用中,內容自身是廣告主“費盡心血”的策劃案,自然也不會在乎在4K標準上多花一些錢——因為相比2K標準的廣告內容,4K增加的成本,在整個廣告計劃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第三種4K產品的應用則是真正高大上的領域:虛擬仿真。虛擬仿真市場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是自從誕生就特別在乎“分辨率”標準的行業。如果有更好的系統,無論是液晶顯示單元,還是LED顯示墻,或者工程投影機,虛擬仿真行業都不會吝嗇“小錢錢”。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行業也沒有“內容”層面的擔憂。比如工業設計中的虛擬仿真,其數據密度往往還會高于4K這樣的標準。或者說即便是8K甚至更高標準的顯示產品,只要能夠做到產品穩定、價格公道,虛擬仿真行業也會來者不拒。
以上三個方向大致也是2015年infocomm展會中,4K顯示企業的主要“應用”方案方向。而進一步開拓特色、且有足夠增值意義的應用,也將是4K標準在工程大屏行業DUANG完技術酷之后最主要的“腳踏實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