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陣,曾經是標準的音視頻專用網絡的核心設備,幾乎相當于互聯網中的交換機。但是,這兩年矩陣企業的生存狀況卻不樂觀。甚至,在2015年infocomm展會上,矩陣企業已經不再實施“自救”了。
導致矩陣行業集體衰落的原因何在呢?答案是技術進步。
早期,專業音視頻傳輸與控制網絡,具有數據量極大、控制響應頻繁,缺乏通用性設備和解決方案的問題。這時候,各種專用矩陣產品如魚得水。因為這些產品的開發只考慮較為單一的視頻或者音頻信號交換,所以其技術難度比大規模通信網絡的交換機要低很多。當然,其成本也比大規模通信網絡的成本低很多。
然而,昔日的產業技術瓶頸,現在已經面臨“技術過剩”狀態。這種技術過剩一方面來自于,標準IT產品的替代作用;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大規模混合模塊化矩陣的高度成熟。
現在,一種稱之為“云拼接”系統的音視頻顯示解決方案,在信號的傳輸和控制中,已經可以采用標準的IT技術:例如雙絞線、光線、交換機、服務器來代替大量的專注性音視頻設備,這其中最受沖擊的即是矩陣產品。雖然,矩陣產品還是具有“專注產品運行效率更高”的優勢;但是標準IT產品也具有市場規模大、產品技術日益超過視聽工程實際需求的特點。而且對于后期維護而言,IT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也使得客戶易于接受。
另一方面,矩陣產品已經形成完整的大規模矩陣交換、數字模擬混合矩陣、插卡模塊化矩陣、音視頻同傳或者混傳矩陣、高分辨率矩陣、矩陣與拼接處理器一體化設計等大多數可以想象得到的“關鍵產品技術”創新。這既是所謂矩陣行業自身的“技術過剩”——如果一臺產品具有以上這么多的技術特征,那么現在的矩陣行業實在想不出,還能在哪些領域做出關鍵性的創新了!
對于矩陣行業,另一個不好的消息來自于信息傳輸網絡的革命:雙絞線和光纖的應用比例,IP型數據流的比例在高速增長。這將使得最終的視聽工程的信號接口高度統一化。假設只有一種兼容音視頻和超高分辨率的接口標準和傳輸介質在系統中應用,那么矩陣產品的種類、技術外延和需求差異將比現在顯著縮小。——這種產品就是純雙絞線,或者純光纖矩陣。這樣的產業前景對于用戶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于矩陣企業則意味著“行業外延”的萎縮。
所以,矩陣行業的前景并不光明。這樣一個判斷是基于替代性技術方案、產品自身的技術過剩、以及未來系統工程通信接口日益單一化的趨勢做出的判斷。在這樣的背景下,矩陣企業的戰略已經不再集中在“自救”而是轉向了企業的“根本轉型”。
所謂矩陣企業的根本轉型主要是指:矩陣企業利用既有技術資源、品牌優勢和客戶資源,推出完全不同于矩陣的其他工程視聽產品,或者干脆“升級”做集成商。包括會議系統、錄播設備、顯示產品、拼接信號處理器等都是矩陣企業“升級”的方向。
視聽工程產業是一個高度發展的應用技術行業,不斷地技術迭代過程是其根本的行業規律。在這個規律之中,死抱著既有技術或者產品形態,絕不是企業長期的生存之道。更多的時候,必須具有開放、包容和前瞻的眼光,企業才能在這個行業扮演“強者恒強”的角色——這既是2015年infocomm展會上,矩陣行業的變化,帶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