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電子旗下液晶面板公司Samsung Display宣布,將投資36億美元在韓國建立新型OLED液晶面板生產線,主要用于布局中小尺寸OLED顯示屏。可以看出三星對中小尺寸OLED市場非常看好。
對于三星將投資36億美元新建生產線的消息,三星發言人表示,新建生產線將用來生產中小尺寸OLED顯示屏,資金將在2015年~2017年分批落實,產品定位依然是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不過,他并未透露投資完成后新生產線的產能。
三星曾在去年宣布將暫停OLED電視面板,讓其在大尺寸OLED電視市場處于暫時失利的尷尬處境。不過,這并不影響三星在手機行業中的地位。現在三星仍是全球最大的OLED手機面板供應商,壟斷了近九成的市場份額。
從目前來看,三星現在已經有4條OLED生產線。一座是4.5代OLED生產線,一座是5.5代普通OLED生產線,一座是5.5代柔性OLED生產線,還有一座是8.5代用于TV OLED生產的實驗線。其中前三條OLED生產線主要做中小尺寸面板,尤其是OLED手機面板,5.5代OLED生產線產能最大,而且一直都有擴產。
目前,在OLED技術方面擁有技術積累的除了韓系企業,還有中日品牌。其中,韓系知名家電廠商LG旗下的大尺寸OLED面板在近兩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崛起的很快,對三星形成壓力。在中國,能夠供給中小尺寸OLED屏的企業數量日益增加。我國和輝光電已經量產部分OLED手機屏、天馬上海OLED生產線將于今年下半年步入量產階段,同時維信諾以及京東方OLED項目都進入快速推進階段。
在日本,索尼、松下與Japan Display等組建的新公司“JOLED”已經正式運營,主攻中小尺寸OLED市場。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競爭也很激烈。
在大尺寸OLED面板方面,LG做得比三星成功。LG Display自主研發的OLED面板除了大部分供給LG,還將部分產品供創維、康佳、長虹等國內彩電廠商使用。
據悉,LG Display研發出的WRGB OLED技術通過白色OLED和色彩提純(Color Refiner)結合的方式,避免了藍色有機物壽命較短的問題,同時生產可不需金屬罩、可采用與傳統非晶硅設備無縫銜接的氧化物(Oxide)TFT技術制造,可節省投資成本,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大尺寸OLED量產的最佳技術。
隨著液晶技術的快速升級,全球面板廠商掀起了金屬氧化物Oxide和低溫多晶硅LTPS的投資熱潮,并快速應用到終端市場。這使得OLED技術不僅能穩定安全的運用到電視機上,也能夠在手機中使用。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隨著OLED面板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幾年內,產品成本降低后,在手機和電視機領域中或將引爆OLED普及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