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每個人都命運與共,教育也將給與人生過程中所需的智慧和修養,這也如陽光和雨水一樣重要,不可或缺。教育市場大,且穩定,這也正是教育裝備企業一直以來快速發展的源動力。
現代中慶集團最近勢頭正盛,從2016年北京教育裝備展和將在沈陽的全國普教會,這兩大展會的獨家冠名,還是說與美國CLS的跨國合作,都是行業內熱議的大手筆。筆者腦海現代中慶集團在行業內打拼多年,早期的以智能多媒體中控奠定了各大院校的認識及認可,到多媒體教室和教學流程系統的軟硬件全套整體解決方案,再到現在的云平臺技術的智能錄播系統,整個是教育裝備行業音視頻技術應用的發展史……。
中慶集團董事長宋東茂
不過,在中慶集團董事長宋東茂看來,這些只是這23年中慶發展的點滴而已。“過去23年,中慶一直只專注教育行業,只專注音視頻技術。未來中慶還是一樣,不動搖,不是因為中慶沒有成就大事業的雄心,是因為音視頻技術在教育行業里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我們要將音視頻技術的精髓融匯在教學當中,用科技深入教學,服務教育。”
懂教學才能創造出好的產品
不可復制,不可替代是核心競爭力的定義。中慶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是源于對學校教學的熟悉和團隊穩定。宋東茂還開玩笑說,“我們的高管在面對用戶的時候經常被稱為‘專家’”,細想想,雖然是個玩笑,但是失去對教學的理解,那創造的產品也就是個“私人訂制”,將失去產品應有的生命力。所以中慶的高管每月都要有與用戶溝通的任務,雷打不動的堅持。
現代中慶在保持原有音視頻技術的同時,與美國CLS合作,引進國外的成熟的整套STEM課程體系,這不單是產品引進,是對一門學科的整體引入,包括了裝備,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等完整的體系。這樣的STEM,不再只是面對尖子生的精英式培養,而是滿足學校所有學生整體能力提升的普及式教育,將給予中國STEM教育很大的助力。STEM課程體系的引進和中國政策不謀而合,可見宋東茂的遠見,這正體現了中慶懂教學,以教學為出發點,把握中國教育發展未來方向的敏銳洞察力。這也標志了中慶集團進入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音視頻技術為產品架構,拓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的“新中慶時代”,這樣的新體系可以最大化的發揮新科技在教學應用中的功效,“中慶生態系統”也將初現雛形。
“中慶生態系統”需要合理的企業架構向支持
中慶在23年間積累了豐富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經驗,打下了厚積薄發的堅實基礎。如今,現代中慶坐擁三大研發中心、6家獨立子公司、21個分支機構和300多家代理商,服務過的用戶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600多個教育局,累積超過3萬余所學校,資源雄厚。
中慶集團企業建設方面,將發揮各子公司區域產業特色,如中慶青島研發中心重點是視頻分析技術上;貴州將成為國家最大的大數據技術基地,所以貴州中慶睿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結合區域特色逐步轉型,為未來的大數據業務做好資源和人才的儲備;中慶優博(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SETM教育為主體,轉化和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特點的SETM教育方案,等等。每個子公司都有自己的職能和方向,為整個集團的發展發揮自己的作用。
集團外部體系建設方面,將以戰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升級渠道商策略,重點就是為了提高合作伙伴的專業程度,最大力度的從產品技術、銷售支持和客戶服務等方面支持渠道伙伴的發展,這也將給中慶集團的做大做強鋪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技術更新也是一樣不能阻止發展。超前一步思維,洞察未來教育方向,將最新的相關技術承載到自身的產品中,這樣才能保持穩固的市場地位。前瞻性的產業布局,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用戶需求,甚至超出用戶預期,這也正式中慶集團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