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CES展可以說是全年新品潮流的風向標,通過這個平臺,大家能夠分析出整個行業在未來一年,甚至三到五年內的主流發展趨勢。今年的CES展上,電視展區依舊很熱鬧 ,量子點電視、曲面電視、自由無邊框顯示器、激光電視云集。下面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電視產品顯示技術發展前景的信息。
一、廠商同發力 量子點技術落地
量子點技術不僅僅關于像素。這樣的電視機很難想象,但確實是到目前為止最優秀的電視技術。這一技術正越來越接近現實。采用這一技術的電視機將集成一層微小(例如約20個原子的厚度)的晶體,從而將色彩表現能力提升最多30%。
今年的CES展上,來自LG、三星、TCL和長虹等國際知名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量子點電視,產品的推出證明了這種技術的可行性。其中,TCL展出的TV+量子點電視H9700;三星將量子點技術應用在了旗艦級的SUHD電視產品線中;長虹曲面量子點電視QD2C等。新品的扎堆推出意味著這一技術將迎來規模經濟,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看到更多的此類產品,或許量子點技術將引領2015年顯示領域潮流。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國際面板制造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未來5年量子點顯示技術將持續升溫。數據顯示,2015年量子點顯示在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將達3%,到2020年將增至26%;平板電腦滲透率將從2015年的2%增至2020年的15%;在液晶電視面板方面,2015年其滲透率將小于1%,到2020年有望增至9%。
二、分辨率永不止步 8K顯示來襲
本屆CES上,彩電廠商們展出的電視機多為4K超高清電視。不過,也有5K分辨率的電視存在,部分廠商甚至展出了8K分辨率的電視樣機。單從顯示效果來看,8K顯示效果,在視覺上確實令人很驚人。三星在CES上展示了全球最大尺寸110英寸8K電視,采用我國京東方顯示屏;夏普展出的一款85英寸8K OLED電視從顯示效果來看毫不遜色于量子電視,就連細節都表現的很完美;LG展出了160ppi的55英寸8K顯示屏,產品采用了RGBW的像素排列,畫質表現力更強。
如果說2014年8K電視還停留在商用階段,那么從CES2015上透露的訊號可以看出,8K電視 已經逐步擺脫“發燒級”標簽,并逐步從云端走向陸地。雖然8K顯示屏看起來很美,但是由于受到量產難度高、直播信號和內容傳輸等問題的制約,8K目前尚難像4K一樣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8K電視固然很好,然而其與4K電視一樣面臨內容、儲存和傳輸的制約,只有解決了上述3個難題,8K和4K電視才能順利發展。從推陳出新拉動市場的層面來說,推廣4K特別是相對便宜的4K電視將是2015年彩電廠商們的重中之重。
三、曲面顯示受眾人追捧
今年CES展上的電視展區中,中外主流彩電品牌展出的新品電視中,幾乎都有曲面電視存在。索尼、三星、LG、長虹、海信、TCL和海爾等都推出了曲面電視產品。其中,海爾推出了一款105英寸LED曲面電視105Q8000,其分辨率高達5K(5120×2160)的屏幕,產品消除了屏幕邊緣的視覺扭曲,創造出自然舒適的觀感。
電視可以是彎的。彎曲的電視屏幕提供了更寬廣的視野和其他電視無法比擬的全景效果,觀眾可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用戶在3-4米的距離就可欣賞到最佳效果,曲面電視可以分析圖像區域及物體間距離,自動調節對比度,用戶無需佩戴3D眼鏡便可享受到3D景深般的視覺效果。
其實,平板電視變“彎”已有好多年。自2012CES開始,彩電廠商就展出過曲面電視。時隔三年,推出曲面電視的品牌越來越多,大批產品的涌入,曲面電視在2015年有機會邁向主流。
四、舍棄物理屏 激光顯示技術登場
激光顯示技術雖然不是新技術,但采用可此技術的產品卻很吸引人。在今年的CES展中,國際知名品牌海信、長虹和康佳等帶來了自己最新的激光顯示技術產品。其中,海信展出的海信激光影院--VIDAA MAX,可謂大出風頭。
海信激光電視屏幕尺寸可達100英寸,分辨率為1080p全高清級別,光源使用壽命25000小時,內置海信VIDDA智能操作系統,并且擁有快門式3D技術。目前,產品已在國內上市,百寸激光影院售價6999元。
與液晶電視和投影機相比,海信VIDDA MAX激光影院的機身體積更小,擁有節能護眼、節省空間、色彩飽和度更高以及觀賞效果更好等優點。而相對于投影機,海信VIDDA MAX激光影院在抗環境光、安裝的便利程度、對空間的利用、使用壽命、更換燈泡、圖像清晰度與質量和整體功能方面都擁有明顯的優勢,同尺寸液晶電視的價格要比海信VIDDA MAX激光影院高出10倍,因此其擁有更高的性價比,也相對更加親民。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去年是激光電視的探索年,那么,2015年將成為激光電視元年。眾多家電企業齊發力激光顯示技術,將加速激光電視的普及,明年激光電視的規模和價格或將有較大突破。
五、電視邊框豈止于大 更薄
更大,更薄,今年CES上諸多彩電廠商仍爭相推出精美的超薄型電視產品,電視機也越做越大。如LG的Art Slim系列新電視面板,產品采用超薄外形,重量很輕;索尼發布了多款Bravia系列全新電視機,其中最高端的XBR 900C系列4K高清電視機,其機身最薄處厚度僅有驚人的4.7mm;夏普推出的超薄量子點電視無論是超薄邊框還是全新的底座設計,都精致的令人陶醉。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超薄成為時尚的今天,電視機的厚度也在不斷的變薄,從液晶電視、QLED電視再到OLED電視,電視機邊框也在遵循著“變薄變窄”的規律。尤其是最近幾年來,不少廠商在顯示器的邊框上下足了工夫,邊框越來越窄逐漸成為市場趨勢。
上述這些趨勢,僅僅是2015年以及今后電視機發展潮流中的滄海一粟。隨著科技行業的不斷進步,預計會涌現出更多、更好的電視機設備。這其中的問題,不在于是否會實現,而在于何時會實現。這些技術(還有其他更多的技術)將會比許多人預料中的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