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游戲機只是一臺簡單的機器,并沒有內置存儲器這些高端的配置。所以要想玩游戲,就必須插入內置了游戲內容的芯片,也就是俗稱的“卡盤”。跟過去的大多數時候一樣,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卡盤并沒有所謂的版權。甚至那些多合一的卡盤大多數都不合法,大這并不妨礙它的普及。
在客廳游戲大行其道的當年,街道上我們可以經常看到租售卡盤的商鋪。這些商鋪當中往往聚集著大量的人群來選擇卡盤,孩子們可以選擇直接購買,也可以選擇租借一段時間。甚至到后來,這些商鋪還兼具了“游戲廳”的功能。只不過隨著PS,XBOX等高端游戲主機的普及,這些卡盤的銷路才逐漸變得清淡起來。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游戲的興起對然給游戲機廠商帶來了不小的銷量,但最終長期獲利的其實是那些生產游戲卡盤,也就是最早的內容提供商。而在沒有技術支持的情況下,這些設備迅速的被市場淘汰,在人們習慣了更精美的畫面,更好的內容之后。“小霸王”這類國產的游戲主機完全沒有了翻身之日,直接成為了歷史。
電視終端作為游戲機的必備顯示設備,其命運在當年也跟游戲機緊緊相連。接口不支持新游戲及,顯示效果太差的電視,也會跟著過時的游戲機被淘汰掉。“小霸王”時代過去之后,電視也跟著迎來了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