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的廣泛應用,LED顯示屏如何達到規范要求日益引起關注,相關管理措施不斷完善。最近,北京和南京先后制訂了《北京市電子顯示屏設置規范》和《南京市戶外電子顯示屏管理規定》;國家體育總局也頒布了《體育場館設備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1部分:LED顯示屏)》;此外,交通部及其下屬的國家鐵路局和公安部也都相應建立了LED顯示應用產品的相關標準。
2014年,我國LED顯示屏的發展需要把握市場機遇。去年中國政策對LED行業的過度補貼成了社會爭議的焦點。與歐美補貼消費者政策不同,中國政策傾向于扶植廠商。
規范的建立有助于LED顯示屏的有序發展。過去部分廠家不顧用戶安全,生產的LED顯示屏,片面地追求亮度,給環境造成了光污染,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健康。而相關規范的建立有助于企業間對產品質量和系統的可靠性的良性競爭。
目前我國LED行業的產業規模日益擴大,不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我國LED顯示屏應用行業基本和國際同步發展,LED顯示屏的市場不局限在國內,已經走向國際。
此外,LED產業鏈已實現上游下游之間的良性互動。LED顯示屏產品可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包含了指示、信號與顯示等數百種產品,被廣泛用于可變交通情報顯示、戶外廣告、室內監控指揮大屏幕、舞臺背景屏、體育場館斗型屏及其他商用等領域。
隨著LED行業不斷細分,LED產品如今已打入航空航天、醫療、農業等領域。小間距LED顯示屏的問世,加大了室內LED顯示屏應用市場。未來伴隨LED行業技術的進步,產品需求的不斷擴大,LED應用產品的運用范圍將更廣泛,為LED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LED顯示屏產品面臨全新的技術革新機遇
近幾年,LED租賃顯示屏市場十分暢銷,帶動著整個LED顯示屏行業進入到高速增長階段。除了在戶外被大量應用的廣告屏、演藝屏、交通誘導屏等之外,應用于室內LED顯示屏也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其中包括室內監控大屏幕以及室內電子幕墻等。但從技術層面來看,實際上,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里,大多數廠商推出的LED屏在基本的系統架構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針對某些技術指標作一定程度的改善和修正。同時,在高性能產品的普及推廣上也相對滯后,雖然早在幾年前市場上就已有帶PWM(脈沖寬度調制)功能的顯示屏驅動IC產品推出,且市場人士也均已認同PWM功能具有高刷新率、電流恒定等優勢,但由于價格等因素,至今為止這類高性能顯示屏驅動IC的市場份額仍舊不高,市場上應用量較大的還是以基本款居多(如聚積5024/26等),高端產品主要應用在一些較為注重品質的LED屏租賃市場中。
LED顯示屏技術的不斷創新將繼續提升LED顯示屏的增長速度,LED顯示屏廠家可借此機會打破LED顯示屏行業發展困境。有調查統計顯示,2011年中國LED顯示屏行業的產值已達到2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預計,2012-2015年中國LED顯示屏行業仍將保持15-20%的增長速度。
然而,伴隨著目前LED顯示屏市場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對LED屏提出了從視覺效果、傳輸方式、顯示方式,到播放方式等一系列復雜的要求,這也使得LED屏產品面臨一次全新的技術革新機遇,而作為整體顯示屏系統的“大腦”——LED驅動IC將起到致關重要的作用。
LED屏和主板之間的數據傳輸一般采用的都是串行式數據傳輸方式(SPI),再通過信號包復用技術同步傳送顯示數據和控制數據,但在刷新率和解析度提高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資料傳輸的瓶頸,導致系統的不穩定。此外,在LED屏屏幕面積較大時,控制線往往也非常長,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影響傳輸信號的質量。雖然近年來有些廠商引入了新的傳輸介質,但如何才能為用戶提供真正性能優秀,且性價比較高的產品方案是困擾產業的一個重點問題。為此,部分廠商提出,LED顯示屏的數據傳輸方式亟待需要從最底層的技術層面入手,尋找到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LED屏技術革新已牽涉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驅動IC制作工藝的提升、控制系統的硬件化、控制軟件的智能化開發等等,這些技術創新需要IC設計廠商、控制系統開發廠商、面板廠商,甚于包括終端用戶等更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打破行業應用的“僵局”。特別是在控制系統的開發上,如何與IC設計公司更好地相互協作,提高LED屏的系統性能以及控制軟件的智能化水平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