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觸控式平板電腦,尤其是IPAD的發展,使得平板電腦已廣泛深入到人的人活中。據一項數據調查顯示,美國的IPAD 用戶當中,將IPAD用于工作和個人生活的占26%,使用IPAD最頻繁的場所是客廳,其次是臥室。越來越多的人們用平板電腦閱讀報紙、網頁或躺床上看電腦,平板電腦甚至取代了筆記本電腦、電視和紙質媒體。
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IPAD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工具,教師使用它播放多媒體內容,用它與教師互動,提交論文和家庭作業。
在我們國家,用“電子書包”取代學生背后的書包,這種說法十年前就已經有了。不管是教育機構、家長,還是受教育的學生都希望借此放下沉重的書包,進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近幾年,全國很多一線城市的中小學校都開始投入對電子書包教學模式的實驗和研究,北京和上海更是把“電子書包”項目寫入了“十二五”規劃中。
不少老師認為,盡管傳統板書仍然有用武之地,甚至被認為更貼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但是,電子化教學,板書課件化,仍然是大勢所趨。畢竟,用教學課件替代傳統板書,不僅極大的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又能做得更加生動活潑。
電子課件可以說是對課堂教學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但在互動性上可能有所減弱,而把學生手里捧的書本,換成平板電腦后,這種情況將大大改善。在教學信息化的過程中,電子書包已形成火爆的銷售形勢,但數字教材、教學視頻等的發行仍舉步維艱,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上缺乏一個專門的移動教學平臺。平板電腦的橫空出世,給整個教育市場帶來了一場革新:通過統一的移動交互平臺,可以更加高效地實現教學創新,使得教學不再受到地域、時間的限制,同時還增加了教學過程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平板電腦紛紛進入平常百姓家。不少孩子手中,隨時隨地都會捧著一個Ipad。上海、北京、青島等地更嘗試把Ipad引入中小學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有了平臺電腦助力的“電子課堂”添加了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方式和網絡平臺系統等,在展示上更為方便、形象,同時更能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老師教學早已進入電腦時代了,學生的學習裝備似乎沒有理由任其停留在上個世紀,從書本發展到平板電腦,可看做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可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