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決定是目前消費電子領域的主流趨勢,所有的產品只要能通電,基本上就都可以跟智能扯上關系。不說手機,電視這些主流產品,就連冰箱,洗衣機,空氣凈化器這些家居產品現在也都跟智能扯上了關系,一起組成了智能家居這個嶄新的概念。
要想實現智能,單單依靠內置智能的操作系統顯然是不夠的。對于智能家具體系中的產品來說,其核心還在于對互聯網的應用。單獨的智能設備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設備,只有實現了聯網,實現了數據交互和共享的智能設備,才有著無限的可能。
也正是因為這樣,海爾最近才會選擇與主打數據“軟實力”的百度攜手,將智能生活應用場景上升到了“云”的高度,將所有智能設備的數據都共享到了云空間。這一“軟硬結合”的模式,為智能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方向。
以海爾最新的空氣盒子為例,它作為“智慧空氣生態圈”的明星產品,是最早接入百度inside平臺的智能硬件之一。現在通過數據共享,不僅提供了關于室內空氣的數 據,同時讓傳統空調更加“智能”。
除了遠程遙控這種基礎性的功能之外,空氣盒子還能根據dulife的綜合數據控制空調,結合用戶的血壓、運動呼吸頻率等人體健康數據進行多維度調節,最終為用戶制定綜合健康的多維度睡眠曲線方案,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云計算,云存儲等云技術已經出現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一直都沒有真正“落地”的機會,用戶并沒有享受到該技術帶來的實際便利。但智能家居跟云技術相結合以后,這一情況勢必會得到非常大的改觀,云技術的春天似乎就要到了。
來自瑞銀證券的數據顯示,2015年僅智能家電的市場規模就會達到3041億元,到2020年將超1萬億元。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無論是云技術提供商還是智能家居廠商,允許它們做出的嘗試都非常之多。
不過,智能家電要大展拳腳,首先必須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是其必須要跨出的一道坎就。只有實現了廣泛的互聯互通,打消不同國家,不同產品,不同品牌,不同應用之間的互通壁壘。智能家居這一概念才能真正的落地,用戶也才能真正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