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的地位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合肥市新型顯示產業異軍突起,其奧秘正是依靠創新。合肥市市長張慶軍代表就此接受了記者采訪。
記者: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異軍突起的關鍵是什么?
張慶軍代表:合肥是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品線最豐富、技術水平一流的集聚發展區,電子信息產業在合肥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的跨越式發展,關鍵在于創新引領,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原動力。在創新引領之下,合肥僅僅用了5年時間,不僅形成了國內領先的生產能力,而且擁有了國內第一條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第一條6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第一條光學級聚酯薄膜以及功能膜生產線,第一條引入最新“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技術的8.5代TFT-LCD生產線……
記者:合肥創新能力來自哪里?
張慶軍代表:合肥已經擁有現代顯示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技術研發平臺16個,安徽省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平臺20多個,研發方向涵蓋玻璃基板、面板、背光模組、特種顯示、觸摸屏等新型顯示各個產業鏈環節。而合肥眾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的育人平臺,每年可以培養出數以千計的新型顯示專業高端應用型人才。
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和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合肥的創新引領不僅僅局限在一個產業上。創新引領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機制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創新。就操作層面而言,搭建平臺尤為重要。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模式,合肥與中國科大2012年共建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短短一年多時間,不僅400名工程碩士正式加入,而且與英特爾、微軟、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共建了23個聯合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凝練先進技術項目107個。而擁有了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研究院、合肥工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等一流的創新平臺,合肥的轉型發展就有了源源不斷的驅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