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者恒大、強者恒強: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大屏行業自然也不例外。近年來,國內大屏市場,巨頭企業的實力越來越大,本土企業謀劃上市、海外巨頭加大市場主導力度、平板上游企業赤膊上陣,親自拼殺市場……種種變化,已經讓人們覺得,一個市場向巨頭企業高度集中的大屏行業不再是夢想。
但是,大屏行業也有更多的同仁,看到了不一樣的事情:雖然大屏企業巨頭的數量和體量都在增加,但是,行業內的中小企業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而且還在增長——這種變化,與市場將高度集中化的預期截然相反。兩相對比,就使得人們對大屏行業究竟要走向怎樣的產業格局的問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是巨頭控制下的集中,還是差異化競爭下的分化呢?
大屏行業呈分散狀態的原因
傳統的國內大屏行業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格局。企業之間的實力差異的拉開只是近幾年的事情。促進傳統大屏行業市場割裂的力量非常之多。
首先,早期國內大屏行業基本以代理海外產品為主要運作模式。這種市場模式不僅存在于DLP拼接系統、投影邊緣融合、信號處理設備等行業內,同時也存在與平板商用顯示和拼接市場。例如,威創早期是依賴代理三菱產品起家的;德浩長期作為僅有的等離子拼接產品的唯一代理。這樣的市場運營模式,決定了國內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無論是工程商、代理商、還是品牌商,接觸到的市場范疇都被“具體的產品”所限制。這種限制,有利于企業在一定業務范疇內的競爭優勢,卻不利于企業無限的實現自身市場規模的增長。
第二,早期國內大屏消費市場也具有割裂的特征。包括區域的地方保護主義、并不規范的工程運作方式、人脈關系在市場營銷戰中的決定性價值、不同行業需求的差異性等等都決定了,大屏行業會按照應用模式、應用行業、地域等自然分割線形成市場壁壘和企業競爭差異。
第三,早期國內大屏行業無論規模還是質量,都不能支持向少數品牌集中的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這其中包括,整體市場的需求規模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少數高端城市和高端行業的應用之中;參與企業自身實力和規模也有限、不能實現大范圍的跨地區,跨行業的競爭;市場應用標準化程度低下,大型聯網需求有限,對大型規模化廠商的需求也有限。
整體上,早期大屏行業在業內實力、產業模式、需求特點、產業環境等諸多方面上,都有支持“割裂性”的市場格局形成的眾多條件。這些行業特點,幾乎也是國內大多數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特點。但是,這些行業特點不會一直存在:比如,行業模式上,代理為主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大屏行業更多主打的是自主品牌產品;市場環境方面,地方保護、不規范的競爭方式也已經日漸消失;國內市場的需求規模、國內自主品牌的實力,也在快速增長……
以上這些市場變化,可以看成是威創、GQY兩家企業成功上市,成為行業代表企業的產業基礎;是大屏行業龍頭企業真正“占據份額”上的龍頭地位的基礎。但是,這種集中化的市場趨勢,并不是大屏行業唯一的市場方向。
在傳統的、支持大屏行業呈市場分散狀態的因素逐漸弱化的背景下,也有一些新的、支持大屏行業呈分散化的因素的呈現出來。
第一, 新興的大屏技術,引導更多的廠商進入大屏行業。其中,最具特點的是液晶拼接產品。在近七年的時間內,液晶拼接市場高度火爆,同時大尺寸液晶商務顯示也已經突破了應用成本的瓶頸,開始快速普及。這為很多新的企業進入大屏市場創造了條件:這些企業包括,三星/LG等國際巨頭、國際巨頭的國內代理商和集成商、本土彩電企業、新興的商用和拼接顯示創業企業。這部分新興廠商構成了大屏市場企業數量增長的主體。
此外,在投影產品上,由于存在光源技術的進步和新光源可能產生的替代作用所預示的商機,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特點:例如,更多企業推出工程投影機產品,促進了工程大屏幕市場的發展;新光源、智能化和微型投影產品,引入了更多的投影品牌和創業者。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信號處理等大屏應用環節。包括為平板和LED配套的處理器產品、新興分布式處理器產品、數字告示播放機產品等都為大屏行業參與廠商數量的增長提供了市場空間。
第二, 除了技術的多樣性,造成了大屏市場分散化程度的增加外,新興應用市場的興起,也造成了大屏行業市場的分散化。這里所謂的新興市場,主要是指與傳統的指揮中心、邊緣融合、廣播電視行業等差別的數字告示和普及型安防應用。后兩者的主要特點是,不僅需要高附加值的產品,更需要大量廉價產品。而傳統大屏企業的市場基本集中在高附加值產品上,這就使得這些傳統優勢企業短期難以適應新興市場的崛起,新興市場必然會容納更多的行業參與者。
支撐以上觀點的典型事實是,傳統DLP拼接墻巨頭,多數在LCD拼接產品市場上“表現乏力”:因為LCD拼接產品大量的應用在廉價市場之中,這與DLP拼接墻自始至終的高端定位截然不同。
第三, 信息化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改變了行業的競爭外延。例如,安防企業進入拼接市場;視頻會議企業進入大屏顯示領域;智慧城市要求更多的異構系統能夠組網工作、超大型系統工程數量的增加;IT設備在標準視訊行業的應用……這些變化,使得一些其他信息或者視訊系統的行業企業開始進入大屏產品市場,同時加強了大屏企業橫向擴張的欲望,成為改變大屏行業結構的又一個重要力量。
以上這三方面的因素,至少在短期內都可以支撐大屏行業的從業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支持產業競爭格局的分散化和差異化,同時阻止少數企業形成壟斷性的競爭優勢,甚至為行業帶來“錯位競爭”。
但是,這些支撐大屏行業呈分散狀態的原因都具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出現時間都是近5-7年之內,都是一些嶄新的原因。同時,這些新原因大多數出現在新技術、新需求方面,可以看成是一些嶄新的“市場競爭領域”。那么,就會存在一個基本的常識推論:如果這些技術和市場不再被冠以“新”的頭銜,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市場競爭領域”走向成熟和完善,大屏市場的競爭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市場分散是特殊規律,市場集中是常態
研究大屏行業的企業競爭和企業分布,為什么處于一個分散化的狀態,不僅要集中在新市場、新技術這些細節之上,更要跳出細節看到一個長期的“基本面貌”:這個基本面貌必須是宏觀的,而且是跨越了十余年,甚至是幾十年時間段的。
如果擁有這樣的一個宏觀視角,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得出這樣的結論:但凡市場擁有新的技術、新的需求、新的應用的時候,總會創造很多新的創業機會,也總會使得行業內的從業者數量增加、市場分布更為分散;但是,任何行業市場的發展,都會進入成熟期,都會進入缺乏重大新技術和新應用創新的“創新瓶頸”階段,甚至進入“技術相對過剩”的狀態,而面對這樣的事情,市場就會因為競爭而向少數企業集中。
大屏市場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市場分散化趨勢,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這種趨勢的原因,這個字就是“新”;而大屏市場無論過去的還是現在或者未來的市場集中化趨勢,也都可以用另一個詞來概括這一趨勢的原因,這個詞就是“成熟”。
如果數字告示、安防等大屏市場高度成熟了、如果平板顯示在大屏行業的創新應用高度成熟了,如果大屏行業不再有革命性的新技術和新需求的出現,那么市場集中化就將是唯一的趨勢。也就是說,市場分散,是產業特定發展階段的特殊規律;而集中化則是常態化的發展規律。近年來在平板技術和新應用的支撐下,大屏行業的多元化、市場分散化,并不能掩蓋行業持續走向市場集中的大方向。
因此,當下大屏行業格局的基本狀態應該是:分散中有集中,集中的趨勢下又有錯位的和差異化的競爭。
例如,液晶拼接和DLP拼接的競爭就非常能體現差異化和錯位化的市場特點。一方面,高端DLP拼接行業,指揮中心市場已經高度向威創、巴可等企業傾斜;三星、LG、NEC等企業則在高端液晶拼接上占據優勢;但是,兩大陣營并非相安無事,液晶拼接高端企業時刻都想進入指揮中心這樣的高附加值市場、DLP拼接企業也在推出液晶拼接,搶占平板拼接高端應用陣地;另一方面,更多的中小液晶拼接廠商則依靠廉價優勢、在中低端拼接墻市場已經占據絕對主動和優勢地位;高端DLP拼接企業也企圖在中低端液晶拼接的海量市場能有所建樹——這些競爭有直接的對立性,也有巨大的市場差異和錯位。
再例如,投影技術和平板顯示的競爭,更具有錯位和差異化的特征。一方面,投影在邊緣融合大屏幕上具有難以取代的優勢,另一方面,投影則在廉價的商務和會議室使用中已經敗給大尺寸平板單元產品。而未來隨著大尺寸ON-CELL技術的平板觸摸產品的突破、以及平板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在商務會議等領域,甚至教育市場,平板的應用認可度也會更高——但是,在超過100寸的真正大屏幕應用中,即便是家用彩電市場,投影機的霸主地位也不會被平板取代——投影和平板競爭的優劣,必須在具體的應用需求下才能分割清楚。在適者生存的市場中,二者即互相競爭,又在一些領域互不干涉。
大屏行業沿著“分散中有集中,集中的趨勢下又有錯位和差異化的競爭”的格局發展,客觀上使得短期內難以實現少數企業統一大屏行業市場的局面;同時也使得適度多元化成為行業內強勢企業必選的成長戰略。
例如,液晶拼接企業,哪怕是三星這樣的巨頭,也難以在短期吃下傳統DLP拼接陣營積累的市場優勢;甚至即便在簡單的單體商用顯示上,三星也還需要投影作為液晶顯示器的補充產品,而不是簡單的選擇“誰替代誰”。在更為廣闊的應用上,還有更多的產品線、市場細分領域,是三星等巨頭企業不擅長從事的:這些領域,如LED大屏、邊緣融合、超高亮投影機顯示工程等都將有自己特色的企業參與和從事。
再例如,平板拼接短期內取代不了DLP拼接,更不可能取代正投影邊緣融合大屏幕;但是,DLP拼接企業進入液晶拼接市場、甚至適度進入廉價的液晶拼接市場卻并非是不可行的選項;尤其是考慮到廉價拼接市場的巨大規模、OLED技術等平板顯示產業的長期演進方向,DLP拼接企業投資平板產品將是必然的戰略選擇。這種適度多元化是對眼下市場條件下,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對未來市場變化和發展趨勢未雨綢繆、規避風險的有效統一。
但是,認識到大屏行業,由于技術、市場、需求和廠商實力的差異,所形成的市場眾多參與企業錯位的、差異化的競爭格局的存在,不能成為“反對行業市場日趨集中化”的理由。事實上,在任何的大屏行業的細分市場,“市場集中都是必然趨勢”。
目前已經較為集中的高端大屏市場包括,指揮中心市場、廣電市場、高端平板拼接和商用顯示市場;而市場格局相對比較分散的則是中低端的數字告示和安防應用、中低端的商用顯示市場。導致這一格局出現的原因,不僅包括新技術、新應用、新市場等客觀條件,甚至更取決于行業內的高端市場占有者的態度:大屏行業的領袖企業,無論是投影、拼接墻、商用顯示和LED大屏,都具有一個顯著的市場分割邏輯——暫時不涉足“附加值”很低,競爭以價格戰為主的領域。這些廠商認為,這樣的競爭領域內,即便獲得了份額上的成功,也難以實現既定的經濟效益指標,甚至參與低端競爭會有損企業的“品牌文化”。
于此相反的是,高端大屏市場,往往是高端客戶或者大型工程,其對產品可靠性、長期服務和維護能力的需求,基本決定了行業內的中小創業者難以插足其中。這些市場的集中化發展趨勢已經被廣泛的證明。
即便是,中小創業者和低端大屏市場的擁有者,也并非可以長期占據一個“市場高度”分散化的“中低端大屏應用空間”。在以價格為主要競爭線條的普及型大屏行業,企業的生存意識、危機意識更為強烈,主動的進攻性的戰略思維也更為強烈。這些領域,長期競爭的結果也將是少數企業占據份額優勢,進而積累起較強的綜合實力,甚至可以依托這些實力向高端大屏應用市場挑戰。這種戰略可以稱為“農村包圍城市”,這種戰略也是中小型大屏行業新興創業者主要的長期戰略構想。
每個行業和市場參與者都想做大做強;同時,市場的新興技術和應用又提供了很多新參與者的創業機會——這樣的分散中有集中,分散為集中奠定基礎的市場構成,是近幾年大屏行業的真實寫照。也應該是行業企業制定長期企業戰略的基礎。同時,考略到不同技術和應用市場的差異壁壘,大屏企業還需要擁有適度多元化的思維。二者結合,將是大屏企業最終能夠成長為行業市場的執牛耳者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