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015年智能CPU會有多強大
2014年是智能電視的大普及之年:年初,多核心產品爆發;年底64位核心產品上市;全年智能電視滲透率超過75%;此外,智能盒子年銷量沖刺千萬臺大關……
但是,電視機的“智能”現在還處于“稚嫩”階段!為何這么說呢?因為,好的智能產品需要好的智能生態。這個智能生態之中最關鍵的是軟件。——即,智能電視上跑什么程序。
年底,谷歌推出了安卓5.0操作系統,該系統繼承了4.4版的一些優勢,并進一步改進了界面、客戶管理、安全機制和運行效率。其中,對多用戶模式更好的支持被認為是安卓更適應于TV這類“多用戶使用產品”的重大改進。同時,從4.4版開始,安卓系統將程序運行的“即時編譯”,變更為“安裝時預編譯”。這一變化對安卓系統“大程序”的運行性能上的支持更給力。而目前,大程序運行需求最大的板塊既是TV產品。
從安卓系統開始,智能電視的軟件生態一直在改善。這才有了像TCL微信電視、康佳游戲電視等產品出現。不過,軟件生態的進步,如果要發揮出真正的威力,卻必須要建立在更好的“CPU”之上。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安卓電視機,尤其是普通廉價產品,所采用的CPU、存儲器的性能和容量與市場上主流千元手機比較起來還處于“整體落后狀態”——這與預期中電視機更需要支撐“更多大程序、復雜應用”的市場研判形成了反差。
智能電視的計算能力依然是整個生態中薄弱的環節,而且與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電腦比較存在“比較性劣勢”。這個差異空間被認為是“智能盒子”能夠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多盒子的硬件配置更高。
但是,智能電視計算能力和預期需求的倒掛不會持續太久。隨著電視應用,尤其是游戲等消耗計算能力比較突出的應用的普及,2015年彩電的“核”戰爭將持續升級。預想中,高主頻、64位、4計算核心甚至8計算核心的產品、16G-64G不同內存版本的產品將成為市場競爭的一個差異點。